|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信用风险对基础金融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影响不同,对基础金融产品(如债券、贷款)而言,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多是债务的全部账面价值;而对于衍生产品而言,对于违约造成的损失虽然会小于衍生产品的名义价值,但由予衍生产品的名义价值通常十分巨大,因此潜在的风险损失不容忽视。 2.【答案】B。解析:会计资本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部分;资本充足率中的资本指的是监管资本;经济资本是一种取决于商业银行实际风险水平的资本。 3.【答案】A。解析: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是: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 4.【答案】A。解析: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写作:x-B(n,p),均值公式为np,方差公式为np(1-p)。本题中,x-B(10,0.1),n=10,p=0.1;均值为np=1,方差=np(1-p)=0.9。 5.【答案】B。解析:正确的说法是“加强高级管理层的驱动作用”。 6.【答案】D。解析:业务部门风险管理委员会是由高级管理层设置的。 7.【答案】A。 8.【答案】D。解析: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违约概率被具体定义为借款人内部评级1年期违约概率与0.03%中的较高者。 9.【答案】D。解析: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可疑类贷款余额一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x100%=100/(500—150-250)x100%=100%。 【专家点拨】期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可疑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损失类的贷款余额。期初可疑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可疑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10.【答案】B。解析:RiskCale模型是在传统信用评分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于非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模型.其核心是通过严格的步骤从客户信息中选择出最能预测违约的一组变量,经过适当变换后运用Logit/Probit回归技术预测客户的违约概率。 11.【答案】D。解析:留置主要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主合同的担保形式。 12.【答案】D。解析:从我国目前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经验看,对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管理可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完成:①由总行年初根据全行发展规划和资本补充计划,明确资本充足率目标,提出全行的经济资本总量和增量控制目标。对分行进行初次分配;②总行根据各分行反馈的情况,在总行各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平衡分配;③总行根据战略性经营目标,对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增量的一定百分比进行战略性分配。 13.【答案】A。解析:重新定价风险也称期限错配风险,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形式。 14.【答案】C。解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一代理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 15.【答案】C。 16.【答案】B。解析: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到期日或距下一次重新定价目的时间越长,并且在到期日之前支付的金额越小,则久期的绝对值越高。 17.【答案】A。解析:这是总头寸限额的定义。 18.【答案】B。解析:对内部模型法计量出的风险价值设定的限额是风险价值限额,属于风险限额。 19.【答案】C。解析:这属于系统缺陷方面的风险。 20.【答案】B。解析:零售银行和资产管理的β系数是12%,商业银行的p系数是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