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部分 经济法科目
J6 B: @+ n) h4 h; I 一、基本要求
4 `4 {0 K% O1 n: d9 o 考生在复习经济法科目时,应当把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考生需能够:; q6 r6 k! W; O$ }
1.正确理解并掌握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关的经济、民商法律的基本知识;
$ D2 x& V) U5 I/ w$ I0 m1 V 2.掌握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诉讼时效、仲裁与诉讼、物权、国有资产管理、合伙企业、独资企业、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企业破产、证券、合同、外汇管理、支付结算、票据、知识产权、会计等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5 q! S; L, Y7 s2 s5 B* _
3.正确理解上述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前述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x1 r1 m8 J- ^9 f: H+ P
二、知识要求
; J+ H! |! W+ R% k( e- i) Y* B (一)经济法基础知识( B! p- ~) t3 t b S u
1.经济法概述
+ Y& ~4 D4 u" X- E* W (1)经济法的概念
8 D2 [2 i8 x1 K9 C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4 e0 Z5 a1 R1 ^6 s$ \3 G$ L ①经济管理关系
+ j; ?1 R; g) u! a9 w, ?: a ②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F& s% f6 r0 d. o" _
③经济组织内部经济关系?9 Z( z3 @% |6 E3 {: Q. t
(3)经济法的特征/ x" V7 u, I/ z+ q7 f
①综合性?
4 n1 \3 \7 {& @0 s, W5 h) ] ②经济性?
4 R6 y0 w( g- |7 [' B8 N# [/ M ③行政主导性?
- Y9 q, ~$ O. ^2 k ④政策性?
4 O5 Z' m; W8 m6 N& l (4)经济法的形式
0 T% f3 B; d) I. y8 ?" P6 J ①宪法?: A8 s2 [ v/ ?# g$ T8 d
②法律?
* T2 [2 s* k- F5 v- ~ ③行政法规?
, O! F- O" Q2 C3 [0 j ④地方性法规?, h! X2 o# v8 g
⑤部门规章?
1 z# U/ L. U* n; f7 W' S ⑥司法解释?( W7 p1 r8 s- ~0 Y5 s
⑦国际条约或协定
# e# B6 U& W2 _6 T% B (5)经济法的体系2 J; y' Z j7 N( Q
2.经济法律关系
5 L/ Q+ X2 r& V t (1)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3 o' P# q' E, y1 N
①法律关系?' d/ ]# y, r! G/ B- C8 R U
②经济法律关系5 i- t/ s0 }& ]. h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0 g' g0 k6 p, H9 S
①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4 r' s1 w. N/ ~5 U/ _
②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 H- G2 A" T) T) s* T8 v5 U ③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 j& O. n3 Q( ^/ W/ V+ ]! @* b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K% n8 t! Z3 f+ D
①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8 k" s9 h$ e( }
②权利?& q: N7 R5 ~/ d6 L( {& b' v( _0 d$ e
③义务?
% c4 c6 Z3 T5 w' _ (4)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7 C; o ?2 _% N$ J" F4 q. V
①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 G' ]8 G% r. ]7 }7 a9 s ②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类型?
4 |0 F$ m/ I ]$ n* s2 P 3.法律行为与代理
. k2 U8 o# C- I9 Z0 a (1)法律行为2 y; F# z% E/ }
①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8 z9 k" Z; E3 C& T' g1 [% A& G7 r
②法律行为的分类?
: A; {+ T/ U+ j/ f* j8 ]) H2 A8 X ③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S2 d3 v2 r# _. v* M
④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s7 B4 ]6 P+ ~( j& j2 o& Y
⑤无效的民事行为?
3 q" T7 `$ X0 J! }/ Y' @: p3 [ ⑥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t" O% }% ?/ `" e- G$ r2 c! ?- r
(2)代理6 Z" Z: d% T7 R4 M6 q$ R' J" f% x
①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 O5 g" f$ `# t0 Y ②代理的适用范围?
8 M# ~" m! \3 e ③代理的种类?
5 D4 c) t8 s, x5 k1 g1 N ④代理权的行使?# o7 G6 x# P$ z" |, J* I t9 {
⑤无权代理?+ l8 L' ?( M) H: ]# V
4.诉讼时效
" ^% {+ c7 z6 M5 h (1)诉讼时效的概念
2 e: Y# Y" p5 Q) N) W: j9 k (2)诉讼时效期间
' T& R& T- k* U( p% ~% L2 C" ?# _ (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 Q; B" d) P$ |" h* J 5.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 Z7 P" G3 h0 q$ s. z* y (1)法律责任的概念& h. u3 k }$ r; D+ e7 H; {! x2 s
(2)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 M- P3 K1 _4 M
①民事责任?4 k" v" U( N1 b5 L. F3 [5 y/ ^
②行政责任?, |8 k p S; N/ {' z. Z7 I) x3 D
③刑事责任?
0 V5 H& s* }+ Q a: Z+ I (3)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 C* q) n. [' g3 P, t
①仲裁?5 J) h# ]' G! n6 U
②诉讼?
l8 d' f2 i$ k: P$ A" ` (二)物权法
6 D* n. i; j7 ^( }- k1 G- S 1.物权概述
5 W2 Q+ t4 m8 c9 ^3 `9 x (1)物权法概述
4 M- G y* ?( p/ A! \0 t (2)占有
! w7 K0 p4 J4 H+ X1 q P1 e7 P (3)物权变动
7 K" l" A: r0 X4 [ ①不动产的物权变动
( M( T9 W. V" H" p, ^: T6 ?+ U4 T ②动产的物权变动
% e' C# U0 D8 z2 d ③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则
7 i$ I5 @& g( O (4)物权的保护
; b8 X* g# D" y# [' ~* ~ 2.所有权9 {% M4 J i9 ]; f
(1)所有权概述$ q9 C) S( Y/ f
(2)各类所有权# a2 [3 [. d" ~2 f9 d
①国家所有权! w( p+ j4 i+ [. R( c+ L" @: j9 Y7 \
②集体所有权1 I) q% y* l' ^/ O! Y
③私人所有权) n0 {2 b5 R& c$ X# j
(3)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 P4 X3 E' X7 x: N (4)共有与相邻关系$ I6 m' m) b# \. w
①共有2 G' n& ?: m9 h
②相邻关系
' ?# b7 P& h/ |! C' {- p9 D9 l 3.用益物权
6 v9 u4 h. _* {: L% }% `" ^) K (1)用益物权概述
$ ^: R% D* e: J) a# v (2)承包经营权
5 h; V! V9 P: b, _: L6 j. R (3)建设用地使用权
0 K6 d/ l) j& U (4)地役权5 h. I9 ^9 I% o% X& a
4.担保物权) L, u- `; M0 B; z+ L7 R$ Q0 x& @
(1)抵押
7 ?8 D, W; k6 i) J& y ①抵押的概念与特征: A, t* Y" l( D0 V# J9 w
②抵押权的设定
5 Q% X# T9 s" {& S ③抵押权的效力
t \9 N4 Y* m( l0 d+ j ④抵押权的实现
: f/ m: R( ]& y9 A1 t4 h ⑤最高额抵押
; J, Y. C& B4 A$ ~' I (2)质押0 N% m( K6 c, ^) X% F( \6 t1 v
①质押概述
& k0 ~2 r+ t' d4 Z" G) S ②动产质押9 ~0 }6 ^' g/ k/ O
③权利质押
) O/ a5 E/ j/ z8 Q* y (3)留置
; k: E' I1 W6 `" f8 p6 V: Q0 b8 X (三)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
' D$ f: g) \# }: \ 1.国有资产管理概述0 M) g8 Y% E; l: ^* u% B$ D
(1)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
# q1 ]) M! }5 l& {* F (2)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内容
, k/ G2 ~0 Y+ [1 V' D ①对企业负责人的任免和考核?
7 v _" e7 `9 a ②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
9 h3 A3 |) M, r. m) x7 i( v ③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6 @9 V8 }9 ?) {; s. J% \
2.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与纠纷处理制度; k( N( ~* X t
(1)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概念和原则
/ z( o- f* E: |; M$ m (2)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
# L F* D7 ~6 q& f 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政党和人民团体的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9 T6 t9 Y4 G8 z6 x- l
②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产权界定
1 h7 x) p. X9 H3 F% @+ x ③集体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
0 i5 o A: S' F 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 |9 A5 Q: Y& {( _
⑤股份制、联营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
5 {7 g: \4 k/ W& O5 x Y (3)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的产权界定 |/ H1 ~% c) t( E
(4)产权界定的组织实施$ k* i) ?( _2 Y% F1 T8 y
(5)产权纠纷处理程序
0 r! g- u6 Y3 F3 U: W, K' Z& u ①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产权纠纷的处理程序( i! q5 [" X# f
②全民所有制单位与其他经济成分之间的产权纠纷的处理程序4 g" S' M1 K8 B
3.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制度" V( r& y& W* a5 o) x' _1 [# n, l1 X* z
(1)国有资产评估的概念和原则+ A8 a- M& G% \, O4 u9 M
(2)国有资产评估的对象和范围9 T4 n6 ]# F$ G# \% P: H
(3)国有资产评估的组织管理3 `' O- b7 M: f, ~
(4)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 c! s! [1 C6 K$ _
(5)国有资产评估方法9 g9 _- {( t4 v! d# W# F+ D) B
(6)法律责任
1 {$ Y/ I1 w3 L$ w9 y ①国有资产占有单位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K; S1 I2 C. Q9 {( J x
②评估机构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 H- z/ V4 i3 c- O# T* y! `, h ③主管部门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R I6 Y0 b& k+ V# |5 r
4.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
' A2 l7 j' E* x# e( ]7 m: i$ B (1)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概述
* H: V/ Y, Q9 ~$ R9 e$ d ①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性质; x; r+ d7 w" s4 |2 A# [
②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范围+ R s5 w+ g; L( i: a6 X- W
③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管理- c: u" A& ^- \9 G% {
(2)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 u+ \6 @4 s" H+ f4 Z8 B
①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5 H0 x B$ J# v9 i
②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年度检查: H n( T& k& c$ x+ }2 ^! r
(3)法律责任 h- g# O0 v" Z+ u! R; D2 O) d- [
5.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制度
1 e& _% q' S6 S6 F/ d5 l (1)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制度概述; Z0 r; x' ^2 J+ c1 x
(2)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督管理
1 |+ o+ w8 |! Y* L (3)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程序" B2 l/ x! G( {$ H6 U% r4 }6 V
(4)企业国有产权的无偿划转
, d, X. O5 ?9 x; P( o, h. Y3 `( g (5)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 k" _% d/ t/ p) \# J1 I
(6)法律责任
9 q+ C! b5 G6 @- @# C0 J% I (四)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 X P0 e, b6 q( f
1.个人独资企业法3 {: O' r" V* N
(1)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
9 c! {" }$ b# D+ {( [7 N! t (2)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3 S8 F* T4 _( j9 C ①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 Q* }* f2 s# S1 X! h ②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程序?
3 }2 R) C0 E5 G! V (3)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 F8 X5 i! Z$ V0 I (4)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和工商管理
& n1 \' o; D8 j0 I9 x (5)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 H: t/ S6 C3 _ (6)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 E% |0 [. W$ G G' D
①投资人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6 T( ?1 a1 g D3 P4 `# O0 N
②管理人员对投资人造成损害或侵犯投资人权益的法律责任' F2 ]! x4 d. d
③企业登记机关及其上级部门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 d& a- g; y, ]/ i( d 2.合伙企业法
- i4 F3 E, R9 ?5 v. S8 ^# [ (1)合伙企业法概述
5 L% p( s+ E+ @8 C ①合伙的概念
. b* s# J6 O9 p ②合伙企业的概念及分类
- m& Z2 u* e2 |( B! B V5 y% F ③合伙企业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D2 Y J3 s; K' C. ?( ^9 p, @3 z
(2)普通合伙企业: h9 Z% Y% o& ~3 N/ v
①普通合伙企业的概念0 t1 O8 |* e; [- v7 u- X
②合伙企业的设立, i1 R" g7 C) f. |/ d
③合伙企业财产9 ]5 W! M9 L, g
④合伙事务执行
/ H1 x4 L4 ^* B' V* O9 ~$ V+ f" _ ⑤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
( L. B8 p$ P& c) V. u+ c ⑥入伙与退伙1 q2 h, i( v# ^! \
⑦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 b/ q+ [) \; w( S& O, _+ S, f4 f (3)有限合伙企业
7 d7 h ^% X" v! M/ w& ^ ①有限合伙企业的概念及法律适用# d( y* t& r) x0 k" Z& k
②有限合伙企业设立的特殊规定
' ]6 r. [2 Z4 E$ r# U4 n ③有限合伙企业事务执行的特殊规定2 u0 X3 I# B3 ^8 D: L0 E
④有限合伙企业财产出质与转让的特殊规定 C; h, Z: M2 }, c( w' Z2 L
⑤有限合伙企业债务清偿的特殊规定
' V% n a |9 j% O8 \( a/ |8 R( u! R ⑥有限合伙企业入伙与退伙的特殊规定
' F& [' u& Z1 f6 ~ ⑦合伙人性质转变的特殊规定; p& o2 r( b9 W5 r5 T
(4)合伙企业解散与清算4 [% q( t% z1 z R
①合伙企业解散
V9 k0 |) G& ^) s ②合伙企业清算* _' g6 q0 V8 u8 M! j! Y+ Z% {
(5)违反合伙企业法的法律责任
3 o# }: F4 i: K) X5 r- R+ u ①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 {: ~+ p) h2 d' ^4 [' v4 B/ m/ E0 R; E ②其他有关规定
; j# {7 W6 h" |. L* k/ K2 q! H (五)公司法
( M6 h. y. c( y8 |: b7 Y! Z 1.公司法概述' g- ^" V- d+ C- H
(1)公司的概念与种类
5 @9 I, X& w4 g ①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5 T. a+ W/ ~8 e2 K0 I/ P3 p ②公司的分类
$ ^ d2 Y0 d( ^7 F2 X ③现行立法体系下的公司7 [: A$ g% C' A
(2)公司法的概念与性质
, v1 A i. q5 G; |) l ①公司法的概念
3 X* h) S1 R ~$ J2 ]3 B i ②公司法的性质
/ c/ U: j# w4 l4 d% T7 l7 s7 z ③公司法人财产权与股东权利- a7 N/ u* I( S- e0 k. n
2.公司的登记管理
[+ P; m; c. i (1)登记管辖/ c# Q6 z! ~) {/ |8 e! j- `5 Q. k" o
(2)登记事项
: _. a5 Y5 I9 \# e ?& L- K (3)设立登记2 a) X1 U: T8 X6 e% m' e
(4)变更登记?0 D+ u; p6 N5 G' @5 n8 E
(5)注销登记?
! y: z; T9 K$ z 3.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q9 H% r0 x& v; P (1)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 C0 ^6 r! O& _
(2)组织机构3 ?5 z- i1 p! v8 }2 T
①股东会?( z: \* P4 Y) `2 G# M
②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7 z7 @% Z8 a% D" C/ z
③监事会?
9 {4 y$ |3 {- h2 h (3)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1 q& J. g$ M: ]/ q- E( \
(4)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l' v a& b2 J
(5)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1 ~4 o, B/ Q* Z7 E- x, F8 B$ B 4.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C% N" k1 S( j5 g2 O x- c e
(1)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1 e8 N0 `, e7 l/ e& e2 I/ j% o (2)股东大会?7 q6 ^0 b- p5 I9 K- [
(3)董事会和经理?9 |3 F# Y2 C0 @
(4)监事会??, y; D9 K1 L q) |- p) s$ e8 Z
(5)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
5 {8 C Z+ @2 U' g& { (6)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6 O Z, [% e, q0 z; x
5.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6 `; N. ]# X* R/ e5 I1 _
(1)股份发行
, v+ k! @$ b& N (2)股份转让
% S/ v: Q1 B. f* e 6.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 q- U0 E- v- n6 u (1)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 i. C% r% x' z% T1 x8 t; \0 i y
(2)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6 V5 l6 }" n/ D9 n
(3)股东诉讼
7 T) c5 a n1 _1 o, j( A! ` ①股东代表诉讼
; p1 @' G/ X5 |) }- @6 x" i O: ^9 d ②股东直接诉讼
7 k( |7 \! R2 V! j/ c. C 7.公司债券2 Z5 ]) n, U- _/ c
(1)公司债券的概念和种类- ?9 n+ c f7 `& P- k3 v* ^
①公司债券的概念$ G$ _6 W, j& m
②公司债券的种类8 u" h5 a6 Y/ h. Q6 c4 }
(2)公司债券的发行
: `; l3 t0 a1 W; W (3)公司债券的转让
- `. p, R9 f |9 R2 i0 e" r 8.公司财务、会计
+ w2 i$ R' ^! \$ Y0 { (1)公司财务会计的作用
; w, P& k7 Z- |% ~! j6 I (2)公司财务会计的基本要求
0 w3 F0 N) v& L4 S l (3)利润分配7 d: r8 k* L" J* S3 s0 k$ Q
①利润
2 w0 F) `" r6 b) Z% | ②公积金
$ M0 e- U6 b9 K% P$ K+ v' d0 { 9.公司的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 I: ^" U. Y- I5 X) ~3 J (1)公司的合并
& q/ u2 |0 x( a! \' C9 W# \; |" W i ①公司合并的形式+ P' f# K3 R. X2 l, ~
②公司合并的程序
' P: \7 X% C" Z ③公司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 p- K g5 }7 b+ Q x- C2 ~
(2)公司的分立
. Z; X5 I' s" W ①公司分立的形式' G! ]' q g( J P* E
②公司分立的程序
3 Z7 Q2 Z o0 w* E( c# y ③公司分立前的债务2 U& k7 W5 @' D5 O9 x/ l
(3)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和增加
" U; S/ \. t* H( d( G ①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
7 S2 T$ B, Q, ~8 c) _$ G ②公司注册资本的增加
% J! |3 f1 d1 Z N, w$ K4 W' p: Q 10.公司解散和清算& E' H2 p: @) Y% w+ H. ^
(1)公司解散的原因3 W% C( @. o3 P7 S \# {; ~$ H8 `
(2)公司解散时的清算8 d: u% O: h( H" \, `
①成立清算组# H3 I/ x0 g3 @9 _& R6 m+ J
②清算组的职权
" E0 G1 M% F7 R+ P ③清算工作程序, p, X; i) G `: w
11.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 Z: H* F1 Z {4 V8 k8 B (1)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0 @ R8 V& n2 [1 x& F; U7 n
(2)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的设立
* i0 R; T+ |8 h; f/ H ①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的设立条件
( B0 M2 u; Z: ]2 j% p' } ②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的设立程序$ w0 L& d- ]3 d( q! \
(3)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的权利义务
3 R4 K1 x0 W% d9 G( w9 l. \6 Z/ h( Z! H$ G 12.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7 q) A7 G# d! F/ v (1)公司发起人、股东的法律责任5 I. m3 E' r" s5 X1 N3 ]9 }
(2)公司的法律责任# k. R- `. a! s% o! a
(3)清算组的法律责任
2 N, C l' ]4 N" T3 J$ r (4)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机构的法律责任
& c0 }+ M7 z7 c8 s! S2 [ (5)公司登记机关的法律责任
' u- P5 y) J6 s# f- |* K (6)其他有关法律责任
7 x9 u- t- X( g0 h& B (六)外商投资企业法( ~! q* s2 S% I1 T. r- A4 x
1.外商投资企业法概述9 Z2 C8 M4 J$ O9 w
(1)外商投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V' s2 k" O( s% }
(2)外商投资企业的种类
2 ^2 k$ `' }0 e* L; Z P (3)外商投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1 N6 Y/ s8 K7 t* j0 J& k* [; V
(4)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项目
7 I4 h, O1 f& t ①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 {4 g4 @$ D. ]; Y/ t
②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
7 r- K: B/ U. x' k0 U+ L2 l7 p ③禁止类外商投资项目
. U1 p8 t0 I- f5 D# H7 U" j ④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1 G% v0 i2 \) ]: p
(5)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方式、比例及期限
1 X" ?: L% L# I$ R% W1 h ①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方式# a- ]$ o; X5 u# ?9 f
②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比例
' T' K% [5 W( W$ z ③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期限
+ O+ D7 D, a% I6 C! K (6)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
& `' D" d- C9 T9 L9 f* p5 h! T# f6 S ①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原因
+ f3 O/ i( ]: {% G- x ②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应遵循的原则
- r' F; R% [) B9 V X) h& ?, ^ ③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要求# d% ?; L9 H6 ^7 J
④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审批与登记% W% b/ i% S5 D: U2 x# ?
(7)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 M. F2 x+ F# B1 m8 Q4 m: f9 c
①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应当遵循的原则
4 f7 \; _$ ] l3 a) N/ u( S ②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要求
4 Z1 O% h5 K* K) l0 x! Y' i" | ③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
& z* L( d8 G7 @& ` ④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出资' ?- A6 L4 G& M& H+ f M$ ^7 i
⑤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审批与登记- e2 @$ l. _9 o* N
⑥外国投资者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并购境内公司1 z8 d1 h/ N% O+ D- K2 V5 e
⑦反垄断审查: j! ~5 f! A1 C1 [7 _/ y
(8)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 z' b1 G) G0 b: w
①战略投资的原则和要求7 W3 A& Q/ F1 [ t! N1 G, ~! H
②战略投资的程序- Z9 j9 z% q- Q2 D
③战略投资的管理' b* M: o1 w5 {
(9)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保护5 F: `9 C! H- E1 j/ b$ z& N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3 s; {$ @7 A9 ~8 m& @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特点
+ r! }' ?0 W" N k' U9 C$ c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基本原则; u# U) P* D: n9 ^% O, x
(3)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条件和法律程序
$ s# \; }, m! |9 R ①设立合营企业的条件
' ?" }. E X8 J6 N) ? ②设立合营企业的审批机关* s% U; P) n+ e% E" L4 {4 C a$ C
③设立合营企业的法律程序, \0 i' O( q* p9 D
(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 k) Q6 j; m% h8 `1 i4 v5 b* [
①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
7 V, Q6 n0 _4 A1 e! j ②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
1 K' k. m5 v5 v (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
( d0 q$ V& O( U! b$ N/ {% L ①董事会% P- w1 S( x! L" H* I4 W3 Y
②经营管理机构
$ r. `5 H6 a4 w9 x6 W$ B4 Y8 | (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
: C6 f* ^& E: x3 F9 Z7 \; k ①生产经营管理0 d( [" A" G! a. c( V
②财务会计管理0 {. n4 H' k" t0 u7 t9 U
③劳动用工管理
) f6 C) z8 Z! n$ c (7)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出资额的转让
1 D+ m& y3 j6 j* h( n ①合营企业出资额的转让条件
3 R3 z/ i: n; F0 | ②合营企业出资额的转让程序
, L& g( s) a4 [7 ^ (8)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和清算
" |+ i( L5 d |/ C ①合营企业的期限
5 {: I3 c; ]: c( e ②合营企业的解散" @! f) I. }" n
③合营企业的清算) _% W. u2 k; {" M
3.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3 _# L* @+ S4 o% j0 h
(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特点2 r4 |8 ^: ], F" A) r8 H
(2)设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条件和法律程序# K3 Y5 V3 [% A
①设立合作企业的条件
+ J1 Y* z* Q& j$ r& ^, h ②设立合作企业的法律程序8 B. W3 a8 K8 t) r
(3)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
# |" A2 u+ ?8 p* Q0 q, Y ①合作企业的注册资本
9 r+ U1 D6 }% P3 X; _ ②合作企业的投资总额
/ ?$ J# g9 v1 {( I& s6 v (4)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1 O; A& G0 j$ d6 }, y
①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7 }" N6 C0 z! P. L( |
②合作企业的组织机构4 q, d. s6 u! R' \. G& Z
③合作企业的经营管理# y. X* z! f2 D! |
(5)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同和章程' p# c. O' l! y/ M, l
①合作企业的合同
/ q& [: y8 r4 W$ Q; G ②合作企业的章程4 ~1 U5 I( L+ c
(6)外商先行回收投资的规定. \7 j; J( N6 S# u2 S) h/ T
①外商先行回收投资的方式/ ^" a! o9 e- ^# W- h' E) h
②外商先行回收投资的法定条件
% }0 L$ H2 k, F" h- K2 P ③外商先行回收投资的审批2 {1 L% H" N6 p' ~ a6 w8 [
(7)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和清算1 Z3 `# r8 l8 u( b: x
①合作企业的期限 l6 Y! F# R/ b1 E2 b; o
②合作企业的解散3 B# e* _: _# E- Z0 Z
③合作企业的清算) B. k% a' C* A# S
4.外资企业法- d% T" n; ~5 a
(1)外资企业的特点8 e6 f$ A _% }: ~0 S- E9 v% t& d
(2)设立外资企业的条件和法律程序( r U, W. {7 S6 T2 Z" B
①设立外资企业的条件1 J# f6 r, W/ O6 U
②设立外资企业的法律程序
5 K. \" i; n% w* T. u. N8 L* j! O: v (3)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 i+ K+ C) p2 z! @( r5 _
①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 i# ^( o6 h0 k
②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
u# q' Y3 ^0 T/ \, D6 J7 ^ ③外资企业的组织机构6 r# p9 ~$ ~: y1 r. k# K5 e3 U
④外资企业的经营管理
% r' o! q, W$ n7 @# y# p' X (4)外资企业的期限、终止和清算# B7 d/ W& ^! |1 V
①外资企业的期限% _) l# i! u4 f7 T2 x8 C
②外资企业的终止$ r" S: r0 R; K+ }* w
③外资企业的清算
. y4 d8 ]7 X5 R' b, W (七)企业破产法5 m7 @! v5 K4 R& V5 M6 D
1.破产法概论
" v5 N5 U7 P) `5 X (1)破产与破产法的概念与特征
: d4 V; ~+ w4 Q5 T% c4 C5 v ①破产的概念与特征, Y# ^8 V9 Y9 u- `" }5 B8 F% d
②破产法的概念与特征
% s. ]0 y( D. q. k5 m# r+ g ③我国破产立法概况8 n6 r j4 p3 {" S+ z
(2)破产法的立法宗旨与调整作用2 Z7 W" X! F& Z0 R5 w, \
①破产法的主法宗旨
) r- p& L1 F( ^8 N& _, } ②破产法的社会调整作用* O3 i9 ]0 y7 [7 S6 T1 d
(3)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Z. ~, K R, h
①破产法的主体适用范围$ F, c, q5 ?2 w9 z9 j) T! L
②《企业破产法》的地域适用范围- L' c# J+ x/ q9 X0 T8 @9 B
③《企业破产法》的适用时间
" E" W* u# F4 F3 |; V" n6 c7 u. o 2.破产申请与受理( |! L2 k3 B |
(1)破产原因
/ J4 r* x0 j1 q" O& \. d ①破产原因概述
0 x1 C" U* n5 G$ |1 X F ②《企业破产法》之破产原因规定分析
; v! }7 n2 U- K (2)申请和受理! m5 q! n: O1 k7 y: b- q* w+ i7 l
①申请的提出2 D: z/ t/ Z- @- `$ W
②申请的受理% O9 }3 _. a/ @; \/ `
(3)债权申报与确认
% z3 i: i k* `( I0 a7 ] ①债权申报
: X0 `( q5 M& k0 P8 i6 k8 b K ②债权确认" M9 `; j. t$ u* G% s9 b
3.债务人财产与管理人
1 M% _/ D' j* v7 o. n) Q5 K (1)债务人财产
: r( t$ w% G3 @/ H. W' r: F* a ①债务人财产的范围& {/ }9 F5 P! ?- j U$ E
②破产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 ` G9 z2 E7 s* m, Q
③债务人财产的收回" _; |2 _( ?. w" o7 M( @' u
④取回权
3 u* _1 r6 n- I( b/ A ⑤抵销权
G+ }2 Q! ^0 Q" v& a. ^! W (2)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4 Z' o* X. T; L# A$ [0 b3 h
(3)管理人制度; j/ V P' O- U0 e* R
①管理人的概念与资格
4 O V4 r8 f \4 p ②管理人的指定, p0 p0 s" d d7 u3 C& X
③管理人的职责: M7 i4 r% W2 d4 j ^2 B8 A C6 D
④管理人的报酬
% |* I: X" A7 Z0 q$ i' ? 4.债权人会议2 I8 `4 o3 {' {3 H5 D' E8 t
(1)债权人会议的组成8 Z0 i- G5 h3 O6 j
(2)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与职权# b& l6 b, {) H7 C# B% J# D, |
①债权人会议的召集
; r: M' h1 x+ \ ②债权人会议的职权
- U [" x+ U/ t4 i) w% K (3)债权人委员会# q( J1 P7 O' x2 f* y: W
5.重整程序/ H0 ^4 v, A2 ]7 l# N7 N! i2 H* u6 [; q
(1)重整制度概说
7 M4 U! a) n, e (2)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
4 `/ E; ~* [) p% [: r% w2 v ①重整申请
+ L* g5 Y9 A6 m( j, W ②重整期间, w# J& A8 t, L1 V6 v5 a& _
(3)重整计划的制定与批准
S, Q# M) E f) j j ①重整计划的制定
& L0 m- d2 b! a. T8 D+ G ②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与批准
0 U; l7 P" }, d7 h5 g (4)重整计划的执行、监督与终止1 C: ], v: r9 L. i5 o9 u
①重整计划的执行1 M% Q$ k5 s5 B: l
②重整计划的监督- l* X3 k4 n- r* h; t9 W
③重整计划的效力
7 b! V" h1 p( K/ s. j 6.和解制度
! ^) B* ^ g. B7 E (1)和解的特征及其程序
: K- [. |. |$ `: V$ ?/ l$ K9 Z ①和解的概念与特征3 u# c% M: z R: ^6 |* n( z
②和解程序9 s+ L1 _* c8 g2 x' a: e/ f
(2)和解协议的效力% ~" k1 D# L( |6 g N+ _6 S' L/ T! Q
7.破产清算程序
0 P5 C) S6 P, ]4 A (1)破产财产的变价和分配5 t# e. p$ U. o% e
①破产宣告7 T8 A2 [+ \: E. `, ^; P9 \) D
②破产财产的变价! ]+ p0 ^" A" I, p
③别除权
, ]$ C, r& Q" C" L3 O! B ④破产财产的分配
4 o V& \5 N5 U9 ]* r# N- { (2)破产程序的终结+ c2 [/ a) I2 G
①破产终结程序! ~$ y5 x* R, ~. C+ |; ]8 r
②遗留事务的处理3 V1 A7 g1 L3 j# b+ q2 G( D8 t* L0 ^, Q
(八)证券法! s7 g. D t5 q E
1.证券法概述% z( {! h, ?# p2 S. t, X& t
(1)证券及证券法的概念
. [9 Q7 N" ]; g/ ~+ O! L ①证券的概念和范围
( @. c* ]1 S4 d! l7 a' c2 ^ ②证券市场7 P) r7 Z' ^4 L; E4 T/ ^
③证券法的概念及我国证券立法概况?2 d1 [: z2 H& K0 N/ \; }
(2)证券活动和证券管理原则/ [2 d( Z; I5 f
①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 x# H8 h7 j' M/ y ②自愿、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4 h, P1 b8 t! W* ?: c+ y ③守法原则??
% [/ g) h7 e' p3 w: g/ J ④证券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为主,混业经营另作规定的原则
* Y3 w1 @4 t9 o" u _1 `! x3 q ⑤政府统一监管与行业自律原则?
2 S, x! a, i* v; k ⑥国家审计监督原则?( \- ~+ l. Q o% Y2 d7 E3 D
2.证券的发行
& F k, p/ x! N. n: A4 h (1)证券发行的一般规定
( M" H& I Y- D, K4 q) s7 } (2)股票的一般概述4 F) [+ j4 X8 u5 ?4 Z% A
①股票的概念8 Y% e4 y. t+ l" o+ h( ~
②股票的种类?
% K8 X6 a: t7 X, s5 m (3)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A$ |# u+ Q( @
(4)上市公司增发股票$ l& E: d1 }( j: @- @
(5)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
8 z( j. V- K9 e3 u) E* E (6)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b# I/ p# Q9 I, q6 _/ x. @
(7)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
% t& n+ v( T# b% } ①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和种类
$ [/ s' b1 v3 K I ②基金管理人
% _9 G% V Z- @( V. P ③基金的募集
) L$ X0 e1 Y- B- ^) g: o! x8 O9 n/ H 3.证券的交易 V6 [; O" v8 b: o
(1)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则
2 g( S# S2 H- C1 L% k2 x+ B ①证券交易的标的与主体必须合法/ N8 [1 _- j3 K3 H7 z/ X
②在合法的证券交易场所交易
4 w( s+ U4 D6 a! J4 W ③以合法方式交易
3 R6 V: x( A* E u) y& z ④规范证券交易服务$ z! g, u+ [) M0 n
(2)证券上市+ j* D* S* d5 t% t
①股票上市# d# n, v( u( z: y# `9 o S
②公司债券上市?/ I9 v+ Y! ]* y; J
③证券投资基金上市3 W, N' A9 H: G, b/ N' |9 P) A4 c* @
(3)禁止的交易行为
# O- [) Z6 h; B ①内幕交易行为?
& ]) q# b, A4 R0 k0 ]$ l4 ~ ②操纵市场行为?* T, O7 ~: i2 J: y8 F$ j! }
③制造虚假信息行为?
( E6 e# W' B2 _* r" B6 O4 U0 K1 i ④欺诈客户行为2 P9 u$ M" {& Y9 K2 \
⑤其他有关规定
) p ^& S* p; g; g3 U 4.上市公司收购1 I) Z; g6 A& u0 a+ a
(1)上市公司收购概述
' S2 J; q8 _- @/ W (2)权益披露$ z+ W0 b$ B# W( U0 F6 J; `4 L6 r
(3)要约收购8 M- a0 l7 d2 R& ]
(4)协议收购
+ S/ a- P- A: e, O (5)豁免申请8 P3 j6 Q" P5 }- i% M# f
(6)财务顾问
, P+ X( a( g! R (7)上市公司收购后事项的处理
3 K) H! K4 x* R, l% E! c+ f. D 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 P! r2 Z1 N" u5 i5 x (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
6 r9 t( A) g* z d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 V" q8 Z5 h& N+ G8 i2 W
(3)公司信息披露中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6 c! L6 S# n/ }: E6 ` 6.证券交易所
- @/ A) F, k7 Q8 S! F (1)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 H+ v4 I2 }- D7 P: I1 Q6 l
(2)证券交易所的职责和交易规则1 |9 B1 w- c( K7 j9 h
7.证券中介机构
! J8 `1 \8 j9 _+ }, m& N (1)证券公司
8 n5 i6 z/ S# F, Y' ? ①证券公司的设立4 J! ` L0 p& U* J
②证券公司的经营管理: P: t, i$ ^- C1 p4 H- K$ ~5 U; T
(2)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u; F: |8 L2 v
①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概念和职能
$ d5 G! ]' g1 t" f7 B# `- { ②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设立与解散! {; Z) y k: Q7 _6 {; f
③证券的登记与存管
0 z& [* w) |, H, Z& l7 c7 O* y ④证券的结算
/ [( p0 d% h: v ⑤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管理制度 f6 {+ f P, v0 ^! H S
(3)证券服务机构$ n+ l4 _6 A4 f, h' M
①证券服务机构的概念和种类
8 v5 T9 |6 d# l2 E) W) U1 s3 [( {6 y ②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人员的资格
9 s0 ~& ~& V6 T ③证券服务机构行为规范1 n) B7 ?: _3 W: [; y; V
8.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业协会
7 S( A5 T- b; J9 P N% r7 s9 z (1)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t9 q! d* X5 i4 W
①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概念7 c( M+ p$ Y, f( Y5 f
②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7 \- ?, {. a0 N1 P8 D3 i t* K
③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内部管理0 q* M" f- w' c% D0 O! f; h& c7 C
(2)证券业协会
+ P/ k, d) Q2 u1 R& T ①证券业协会的概念3 w1 W4 r* x5 R
②证券业协会的职责" C0 E; }7 ? t* _" h3 o9 R
9.违反证券法律行为的法律责任) F8 b7 \# `' g% s8 w4 Y
(1)法律责任的主体4 o; ], k O4 P" N: k; `( Q2 F
(2)法律责任的形式
! i$ y) ?: h6 | (3)《证券法》规定的证券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W4 p4 ^% ~0 [( G2 p) i
(九)合同法(总则)
% L2 U+ [# B' _) E 1.合同概述5 I6 X, z7 U/ k
(1)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 B* o; f. q" X! m0 T (2)合同法概述/ }# g0 Y6 C, e0 } `# m# {1 C
(3)合同的分类
% X- K. e! w+ |8 z8 q* I' \8 e ^8 P 2.合同的订立: w6 a7 G* K! {( K4 T- C4 l6 L
(1)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j* I5 Y/ G6 L( B4 d" e7 x# J
(2)合同订立程序
7 M' Q5 w1 C2 C5 X/ q" T( P' f' v4 Z ①要约* l h8 R' {7 h
②承诺/ u: X9 L/ j9 _8 g
③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p4 I& t% U4 B/ o
(3)缔约过失责任
, p' [4 Q7 \% d" \$ V8 v# f* P9 F 3.合同的效力
8 R, ?9 \% }0 f2 W- H1 d% Y (1)合同的生效% R3 |. n( _. c0 F( h$ [
(2)效力待定的合同3 S8 t/ H: w$ m7 v! h* c2 z
(3)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及其法律后果
% _: I8 c3 q- y3 ?) a* A! C8 c) R 4.合同的履行( A( H" r8 B8 n
(1)合同的履行原则( x5 _7 K, ]' c. F* ?5 E6 J! T0 i
(2)双务合同的履行抗辩权2 I- Z* L* r0 x# G+ `9 q5 \
①同时履行抗辩权& w4 M: ]$ J3 P
②先履行抗辩权
) p h+ V6 j& `: |- S% O5 Q6 s+ I! a ③不安抗辩权
# x& M) \& |& T2 {& I6 e ④其他履行问题的处理
( l7 l* o, i2 B; W! _; k: Y- Y (3)合同的保全) f z/ U2 P/ e; |0 k9 c. ~
①代位权 z- @ O& l$ i
②撤销权4 {- X1 N6 ?- I1 a
5.合同的担保
- T3 m) x9 e7 g' d& q1 U (1)合同担保概述% K+ S, G$ B' w" h n0 d
①担保的概念和方式+ e; C& |3 a! {
②担保合同的无效与责任承担! x- F- g; a# \; ?& \
(2)保证
" }* G3 K6 n4 I8 d! E; N! ~ ①保证与保证合同
: m+ O$ E, |7 V' w" M0 Y8 {7 Q ②保证人2 B1 d- N6 \& j5 Z
③保证方式
, \- p( v* M& Z- S ④保证责任
. k, \& L- x' @" C. M9 I+ a (3)定金
8 s. O& _7 R3 K; D) N 6.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9 f6 @8 }/ o+ J/ t& S
(1)合同的变更
$ l( ]. f1 ]4 P (2)合同的转让; O3 t; D3 {' Z0 i( k
①合同债权的转让
; ^/ T5 ?% u+ |, I7 T/ T ②合同债务的承担- p# Y0 h0 P) j9 A
③合同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 x$ h7 M4 X* J. v7 R$ z
(3)合同的终止- [3 g6 b/ s$ ]4 P8 p" h0 t
①合同终止的原因) c* b' n3 ]5 z$ w& c8 b
②合同的解除
3 W2 v% H( Y- _, w9 O ③抵销! N# C9 k9 w+ i& {
④提存
; m' F0 d$ d5 ] ⑤免除与混同! `* B, t0 P4 I
7.违约责任# Q* K a Z. M
(1)违约责任概述
+ W6 y1 {% J) [6 i3 ~; A2 b ①违约责任的概念* E) H) }" W4 P" X. t
②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1 N& Y, o% H7 {5 U5 J ③违约责任的种类- |! ~7 p7 T+ B& ]
(2)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E$ [3 G3 X2 U% |) K" f3 r
①继续履行
5 h9 m0 s1 C3 m" L ②补救措施
% p$ y' w, ?- s) a1 t ③损害赔偿
. |) |! y& I$ M5 N& I (3)免责事由
( k! Y% z6 ?6 {5 S7 n$ x) i- s. w (十)合同法(分则)
2 _' n5 k) v% V* q% g 1.转移财产权利的合同
8 i" e) ?- }( G, {8 ?" |+ @ (1)买卖合同
9 o/ c, C- }5 n6 I4 C9 U' ~ ①买卖合同概述, C; X: ^: {# a5 P- k, J6 N
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2 a3 z+ U4 A$ z' F9 Z5 T' |3 G
③特种买卖合同' |( }3 p' v6 N, F% p7 f
(2)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0 T. |' s% Q% `5 Q ①供用电合同概述
" V: a. L" e( Q 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 h$ i6 O+ V4 f* ?- D (3)赠与合同
9 @* ^* _) {( F ①赠与合同概述' b$ g: v; J( t! l
②赠与合同的撤销
! D/ P7 _/ {: \ (4)借款合同. m: N9 k @8 y3 G
①借款合同概述
# k5 \ }5 N# v3 k1 {+ Q) t, c5 Y1 r 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3 Z s9 _( [4 g4 K
(5)租赁合同7 k) c! V% n( y5 r% g
①租赁合同概述1 [3 b6 x0 m" o4 |% L6 i# ]
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 s `0 Q0 e& V ③租赁合同的解除与延期
$ z `, M" T- K6 {8 V. ]& I$ B4 l9 C (6)融资租赁合同, ]& u, _# M9 `* S! a
①融资租赁合同概述- d3 r) `# R: M) x! b5 r5 }
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 T2 h" e% G R/ t! y1 v& [$ c 2.交付工作成果的合同# y* B- q; R3 F: w
(1)承揽合同
) O! p/ C$ P* k' F& e+ P' Y ①承揽合同概述. x& K/ t6 |* u k) c
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 U1 O W2 z2 W1 z5 { (2)建设工程合同
7 @$ n% A0 g9 h/ {. a- a ①建设工程合同概述
; d6 w) K3 Z2 _2 K 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8 Z# q1 Y# Z* ` \3 q L 3.提供劳务的合同7 b5 |$ b; s: x: `' ^3 P5 w
(1)运输合同. y2 ]6 V/ _. }+ b" U2 R
①运输合同概述9 q4 V# G% H& V% Z! G" `+ V( \* Y
②客运合同% e" i P; Q6 Q
③货运合同% F9 i' ` U" h2 }
④多式联运合同
4 X$ `, k/ [% e( \' ?2 F0 |9 f (2)保管合同和仓储合同# Y9 v& g; r/ B6 h9 p9 Z+ r J) \$ p
①保管合同+ O2 f7 d2 q# r1 z- A$ W
②仓储合同4 d/ x: {: r% ?& y$ k& |
(3)委托合同
5 N6 `, s- B% \% K9 K' {' Y (4)行纪合同和居间合同
! A! x& Q$ J; _' Q3 |: M ①行纪合同
0 i+ L' S1 y/ N# S7 b( k8 J% u ②居间合同7 ?; m* `1 k6 `5 y) G
4.技术合同
$ y" Q7 T" r) f (1)技术合同概述5 x& u0 f; Z. g- e4 m3 S9 ^" [4 `: {
(2)技术开发合同6 r4 _! U9 @, ?* l
(3)技术转让合同
* X Q; x8 J- q2 z% O; o$ X, Z (4)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
8 B( b7 s0 ~' B (十一)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8 ^" P+ |! W( M. T 1.外汇及外汇管理概述3 M% [3 E8 Y7 y7 e, Q$ |
(1)外汇的概念
( K R0 u0 M1 s* s' L (2)外汇管理概述
% v" B6 N0 I$ f8 q (3)我国《外汇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
# e( Z) `, A# l w% U+ T+ r 2.经常项目外汇管理
, m$ g- o% D. c' M' f& ` (1)对境内机构的外汇管理9 ~) p' p( ?, A" t& S
①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管理?2 u7 R3 a- @+ G1 P, ~
②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用汇管理
$ x: r' o; J- h ③境内机构外汇收支的核销管理
" N7 c. X7 D' F2 C7 p: z (2)个人的外汇管理4 O" q: |* y4 t9 `
①经常项目的个人外汇管理
, R* B* Z: x% P u$ O4 I [ ②资本项目个人外汇管理?; U0 R9 a/ Y$ F2 s# Y6 j
③个人外汇账号及外币现钞管理
& A7 T$ g; l0 x 3.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 i L. P( i! d& q" } (1)资本项目外汇收支管理
2 `- L( }, S! a$ u# a' @ ①资本项目?$ W1 Z; ]. K) W
②资本项目外汇收入管理?
' U" |0 l- o) G7 t9 A5 c" B ③境内机构向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
3 f2 x5 h+ d# r8 X: F (2)外债管理* K* _! P( W: r# d: b" F5 s
①外债?
5 ?, `6 J) r1 q1 D$ j; {% {2 ]( l ②举借外债和对外担保管理?# Y) S3 D4 F# ^2 ]: P) ~6 ?9 @
③外债资金使用?5 P8 G( M! q- y8 j, {# w3 q
④外债偿还和风险管理; F4 u! d5 R0 T
⑤外债监管?4 R, b6 {; X4 i$ ]3 \5 _
(3)对依法终止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管理
Y$ t e% y2 \# b, d& \ 4.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管理' o/ T% f4 {3 X$ K/ t+ p
(1)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管理
* `4 q/ j" L* i2 I# B (2)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的监督管理
( x& q) e6 h. F! F2 l 5.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市场管理* N- q) _1 X' k! `1 `1 U9 r# e
(1)人民币汇率管理
@4 |; R* j2 }) I (2)外汇市场管理
3 e% a5 O% l4 \ 6.违反外汇管理的法律责任
! m, b# y: Z$ F9 M1 y (1)逃汇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 n) ?+ w" G1 Z: |6 x1 c$ h) ? H (2)套汇行为及其法律责任1 ?1 R5 |- ?% d- h
(3)扰乱金融行为及法律责任
" A2 T' L8 {. _' k/ F/ j; h; } R (4)违反外债管理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 w P3 R' ]9 T! |! C' P6 W (5)违反外汇账户管理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F2 ]" T0 D1 W
(6)违反外汇核销管理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O. N, g" x5 g" h0 f, J/ c c
(7)违反外汇经营管理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 P* S& o0 D1 Z0 q (十二)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s; ^1 A! u) h9 `. D& t, ]0 R( z
1.支付结算概述" h' M; d. K& D6 O
(1)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 @+ f' `" A" W1 M+ L7 C
(2)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
( C; s! K2 d' s" i ①恪守信用,履约付款原则?
; T& _ F& e: ^ ②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原则?) U( _2 ~' o) }+ `! U/ q6 a
③银行不垫款原则?) Z+ [, r0 ?" h9 n8 n) @6 U
(3)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 [ Z& m# h$ k$ f' @; d+ V7 Q
(4)本章的主要内容! h w o0 z K2 V* G) J! j
2.票据结算之外的结算方式: D" h/ T- Q& e
(1)汇兑) r' f$ {. l# `- g( O7 a
①概述, |5 Q) z" c' D
②汇兑的办理程序?
: |* J' S- V* p% G0 D( ? ③汇兑的撤销和退汇3 K; E9 a) D; O6 s( l9 @
(2)托收承付: |. G. e1 \( O, I/ Y
①概述
- m6 Y; e# O% Z+ S1 z ②托收承付的适用范围
5 ~. W2 G& h7 V- o) l+ A; g6 X ③托收承付的适用条件- x7 R: m# e. G$ x. R
④托收承付凭证的格式?* [" L5 L; [4 a# y
⑤托收承付的托收与承付?
: Y! a8 X& v; ^# U3 v ⑥托收承付的逾期付款处理: K: C( x7 b, F4 Z- b% H
⑦托收承付的拒绝付款处理?4 l# o( d7 g& q+ o: n
(3)委托收款
! S( o3 q7 _$ O' r' C ①概述. {3 M& `. P+ z
②委托收款凭证的格式?
7 C0 P1 ^$ q8 H& a! |) T3 |, a ③委托收款的委托和付款?
4 b: F# @2 E( k8 g, o, [ ④付款人拒绝付款?# k# w' d, e+ M) I! c, R! N
(4)银行卡
9 V4 x! P4 i& C5 F0 b3 H ①概述! B: T. v2 k' f, z' O( p! c
②银行卡的种类?# o& |6 C4 B1 u) f8 T3 k+ w+ E
③银行卡的发行主体?
2 W8 H; A+ r. M ④银行卡的计息和收费标准?+ D# n9 Q7 @5 L* `8 L
⑤银行卡的申领与使用?! ]4 ~5 M9 B! A4 P$ k
⑥银行卡在特约单位购物、消费的程序?
. m5 X) f* u& W2 o1 \ ⑦银行卡的风险管理?
3 O+ p3 C6 @! v; c" A- o ⑧银行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7 E% g F& c6 v! @% V- h
⑨银行卡的销户?, d" j) R" H2 U U ^, f" E! U( c
⑩银行卡的挂失?
! w8 H2 u% Q4 i: Z+ S& a7 ` (5)电子支付; n* ~) j: u' x1 a! p* h! q
①概述
; O0 L: Z+ O2 A+ X/ |& E ②电子支付业务的申请9 y# N, m/ N. q, \" e
③电子支付指令的发起和接收
2 ~! j9 M; U% H! y0 A9 S- C ④安全控制
# i9 v5 Z3 k3 P2 Z& Q% Z# k ⑤差错处理
. l2 n7 o( X" O8 ^ 3.结算纪律与责任
9 y0 v0 a9 A+ h6 a; z$ V (1)结算纪律
3 Q& G$ j7 D5 R3 M' M! P5 i2 c ①单位和个人的结算纪律?1 k: s7 L& }0 x5 C
②银行的结算纪律?
2 F7 i; c0 _# U (2)结算责任5 D/ u% @" e& {/ Y& [- H- n q: J, I
①单位和个人办理结算的责任* S' C8 |: a5 g5 B) t
②银行办理结算的责任( L W- K$ C3 K( l
③其他有关责任?
/ v. _! m! O8 I1 M# p) T! ^; l 4.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 p! b) J B0 M) N x% u, c0 \; z$ d
(1)银行结算账户的定义和分类
7 `( q- U8 G* u" E/ t: \0 ]9 [ (2)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 o% Y. d! R+ t! p1 g- ? (3)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
d) A) l7 \3 v0 u- p5 G h+ v+ B ①基本存款账户的开立?! G) n# y- h+ E: Q/ t8 W
②一般存款账户的开立?
! h4 j+ u0 v1 D, j6 k* g& E2 j$ l ③专用存款账户的开立( ?9 V O4 C" D9 S" Z8 ]+ L, Z1 y$ {
④临时存款账户的开立?, ~' c3 s' y2 t' ?3 d, \/ p: z1 ~
⑤个人存款账户的开立- Q9 K- j- X3 J/ G
⑥异地存款账户的开立
3 s: S) q9 v: q" p* ~6 ]4 y3 @ ⑦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应当注意的问题
* O q+ _* ~" P! }) ] (4)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
7 H! M4 o& x* X! X1 k+ a ①银行结算账户的用途
+ x1 Q3 ^( [# J" @: _9 O ②银行结算账户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 x+ c7 x' u* b9 R8 X% D( ?7 ~ (5)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与撤销
# u* {. {5 a, ]7 K* ]$ s& }4 Q7 B7 ^ (6)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v# S* H) n9 l8 ^
①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
% d+ H6 b1 X' S3 O; l- f ②银行的管理?
% |: M' [# a9 Y) y% k ③存款人的管理?( H& k/ ]5 p* e& ]' O
(7)违反银行账户结算管理制度的处罚
: |0 M. m0 r/ f* u# M& P3 D ①存款人违反账户管理制度的处罚?
- @5 R0 k/ g+ [& z ②银行及其有关人员违反账户管理制度的处罚
# v1 v- ?7 n$ N2 E7 Y# e+ g+ a0 L (十三)票据法律制度
: o. ?: `+ g; L% U0 r 1.票据法概述
. E. W7 q [; w (1)票据法的概念及我国票据立法( {% Q2 V4 y$ n- f; l
(2)票据法律关系
4 y, H# S6 l C* _2 I ①票据法律关系的概念" {5 x) P( j$ m% v0 k! t) Y
②票据法律关系的主体?/ Y; w3 P% Q7 j1 ^2 p8 Q6 L' J0 a) R
③票据法律关系的内容$ I! c/ U; c! ~8 d( o- G
④票据法律关系的客体$ q% m& @9 r7 q) K
(3)票据行为
+ {+ R4 Z* S/ B' T5 P ①票据行为的概念
6 {7 h& T0 l4 x2 C& [ ②票据行为成立的有效条件
' ~0 n8 j8 N. ?9 j7 t ③票据行为的代理?2 q; i4 K8 o- i
(4)票据权利与抗辩
3 T- w* t9 ]+ H6 [, a 2.汇票
2 ~- L8 p7 y; Q5 Y: _% ` (1)汇票的概念和种类$ u# F; h- \6 Z# |- j4 [* h: u
(2)出票; l! I$ C' c) e9 e( f8 r6 v8 K
①出票的概念
' M* X# y/ D1 s0 i% } ②汇票的格式4 e( }# H( p" Z! ]7 n: `9 O" y6 A
③出票的效力$ _' \8 w* `9 Q0 b1 |- T; @
(3)背书
) t0 @# I. K, C5 \ ①汇票转让与背书
! A' z2 u% A1 J ②背书的形式?
3 l* @; R- @/ A3 c; L9 e ③背书连续?& G$ G0 {$ G8 Y( Q8 J! S% J2 |
④委托收款背书和质押背书+ O/ G) n$ S3 `: Z/ S
⑤法定禁止背书
* r0 ?# Q( m2 _; k0 E! C9 [ (4)承兑% M% N. b* _2 o
①承兑的概念+ N1 r4 V0 c/ b' y
②承兑的程序?
* F3 _; I6 \9 b- z+ a- h ③不单纯承兑?6 A+ Q1 j- A& o% j& A
④承兑的效力
8 |9 n1 p% d( z) p( b! o2 s (5)保证
# J2 F1 b: H1 {- @4 V( b. _ ①保证的概念
5 Q* g* `& B/ Y% ?. E4 I ②保证的当事人与格式
& w0 u+ P3 S( \6 t& x ③保证的效力
; B) ~2 K: o7 @- V9 M& d (6)付款. z* n: l4 V' r* M2 E
①付款的概念% G& ?2 x6 ?$ e1 v; K: b2 j4 i
②付款的程序?
# b8 {) q: o* L; ]2 q- M; X ③付款的效力?) U, |- D1 ]0 q3 R9 |& d! W, T
(7)追索权
# M5 m4 f M2 Z6 `8 n5 ^8 B z ①追索权的概念
: {* Z4 l) `9 D; D! ? ②追索权发生的原因?
# D1 \# F, R; N, S+ Y) j0 C. b# f ③追索权的行使?
) `+ d* `% X. r1 Z 3.本票
9 _# J# y6 r+ ^) U9 G& v (1)本票概述$ _! W! k: {3 u1 u
(2)出票! f M {; w# A! z
(3)见票付款% E8 u! {6 {4 G: n
(4)对汇票有关规定的引用
3 o( T9 R8 H. t; c! a 4.支票
0 p( J& f0 Q# o (1)支票概述; k5 O4 z! K- p) q
(2)出票
$ h8 V2 ] _. Y, N3 X5 V ①出票的概念
/ b( E2 k2 |5 O- C ②支票的格式?
/ q4 y, g! m F& n* X ③出票的其他法定条件5 R- f) b) ^ m* \0 I) Q7 d
④出票的效力?+ p/ q9 |4 J4 o2 A, ?* V4 z
(3)付款
9 k( z$ h( w% t" `7 m4 r ①提示期间?
+ Q+ b3 g5 G A( W1 X ②付款?
0 b4 ?6 g* r3 a9 x5 D7 c8 u ③付款责任的解除?
7 y. F2 L1 U* I' m5 M/ C (4)支票准用汇票的有关规定
' i# v4 V2 r6 C% { (5)对签发空头支票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4 |6 N5 H, }+ x: x
5.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
& P% \+ h5 Q8 F6 p; p; B! d0 _ (1)涉外票据的概念9 |0 y5 t! R! W) o
(2)我国《票据法》与有关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关系9 w+ F6 }1 G+ G/ n. }8 g
(3)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2 _7 D! N' N4 f- W
6.法律责任. q; ^# r7 R! T8 K+ O! I( k) j
(1)票据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0 X8 C9 K! q# I3 o$ [. R
(2)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5 f1 L4 G% q" ?" M. K. S0 w
(3)付款人故意压票、拖延支付的法律责任# m* |, t( v- x( J" z6 p
(十四)知识产权法
; I$ k7 J. o! [0 Q3 } 1.知识产权法概述
, `0 n8 f; ?1 P5 J" h; Z (1)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
) [( s: c: ]3 p ] (2)知识产权法的概念7 Q! p, K( I) {- T
(3)我国知识产权立法概况, D( I* `6 B) {; [: U
2.著作权法
- a W, X3 ^2 I, F (1)著作权法概述 y8 M! f4 z' m$ D
①著作权的概念及其特征 n) e3 N0 v8 j* ?1 G# }! I: A& R
②著作权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9 B* e2 r D% T# O3 B( e1 \& F (2)著作权的主体与归属% E3 T$ F8 X0 C1 Y+ u C
①著作权的主体5 |3 J& x" Q0 p, T5 j
②著作权的归属( F# P7 f, w) [4 m* g; _
(3)著作权的客体
" D/ \2 B8 F5 Q3 \' V; f, @ ①作品的概念$ D4 g0 {3 r8 m
②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 p, P( |# H6 o8 W, Y9 C ③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
+ {- H: i: c8 ?8 [7 K! A (4)著作权的内容1 X2 M. M- y6 D, h) `* C& b4 Y2 V1 [
①著作人身权3 k \& t3 ]8 m! @& k. S; O! y
②著作财产权
* L/ T8 a" k4 K: B# S (5)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和限制" F* @6 ^7 E! }* q5 ^% D
①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 |' x" }2 M2 j+ ] N% _: R ②著作权的限制
; y) B4 B- `4 b! f (6)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 T7 h+ G( Q& L, _9 G F
①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4 Z" D) ^4 L4 J3 l6 w, P ] ②著作权的转让
/ D( O! u- I4 \ (7)邻接权2 k/ ~: } n! g6 |7 [5 K
①图书、报刊的出版( j5 w( b8 _- L
②表演! l8 a3 F% P% y7 E: n' E6 K
③录音录像! y) a8 H& r( _; U! p" L
④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2 ~6 }. V8 C" k7 P! f% s (8)著作权的保护- A" Y4 W+ _# u5 q: {# K& u- i
①著作权的侵权行为4 i" T; [) B7 ^
②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 ?/ u M( H2 j$ [* t1 z ③执法措施& X% J% |( ~4 ]* o6 o
(9)计算机软件的保护
1 ^+ K7 w8 I! }& l# I. X9 k4 F 3.专利法! o) d3 K) e V1 `' h5 {9 D
(1)专利法概述
/ t+ b# Z3 l0 M- g( X# G0 d3 d3 B ①专利权的概念" s! Q n2 T8 K+ a* R' f& M+ f
②专利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s3 Z0 H: X' X' I
(2)专利权的主体! `0 e: g& J9 {( o- p
①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 x/ d, j2 {( l' n5 M* D6 ~2 x ②职务发明创造的单位
4 Z+ X3 ]6 ]' V$ t: |) k1 r6 D ③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
7 |8 \- C! p! o2 Y$ c (3)专利权的客体
- o, r- c& M7 }: s ①发明$ z' B; s6 v' C: ~
②实用新型
# i+ c" z3 @" f5 B* Y0 q! k ③外观设计
. I) ^) W7 n# m- U5 q4 f (4)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J& ^8 p6 {" w: f! a! _
①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符合的条件" r- D: V8 f; ^
②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符合的条件
. O+ d5 D$ N7 Z* S% k; V8 p ③不授予专利权的项目
6 ]" Y5 K1 l: u8 S$ H2 P( ? (5)专利权的取得、终止和无效
4 o5 ?9 ^! }9 N+ a4 @ ①专利权的取得
( d1 ^# f3 o Z& L4 D ②专利权的终止5 ~: U8 r- L4 I" r; f" G* K
③专利权的无效8 h, L2 S Z# \. Q% ]% x
(6)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6 Z, e/ y3 @* J" t+ H- ]
(7)专利权的保护6 L4 J' E. h8 h3 [
①专利权的期限7 a/ u+ v2 V* `; B; I
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0 M6 j2 Q- L/ R" \" r ③侵害专利权的行为
4 \* z8 }. J7 ] ④侵害专利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 I o9 u5 v3 m: j) _ ⑤诉前救济措施及诉讼时效1 b# |: B& ]( P# Y. Z
4.商标法; O1 c: J; \: S/ w
(1)商标法概述
; Z8 U9 P4 z+ U0 H9 f ①商标的概念及其特征
% h# C& e; @$ N. _6 i1 S: l0 S ②商标的分类
, T8 h N9 @) Z) K4 {2 |0 t ③商标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 ~, l: W4 \+ m6 W6 s: R (2)商标权
; v+ Z! T# @4 H( L) J; f) {9 ]5 } ①商标权的概念
* o* a9 X$ G- m* x9 E# j/ y ②商标权的主体- g- E& {- w) ^+ \& E4 d; {
③商标权的客体
' R( X6 t/ j4 r" d2 P6 r& T/ q (3)商标注册的申请和审查核准
- T) W. E4 N( @$ |; I ①商标注册的申请
8 |3 F( e" D: u3 @ ②商标注册的审查核准+ R9 j1 F8 W# j0 K) Q& O
(4)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使用许可和争议裁定* u$ X8 K- V7 S% M) q6 _8 _9 X" x/ G6 I
①注册商标的续展
| S' b2 Q! k% ?. ^0 Q: f3 S ②注册商标的转让, G/ X2 Y+ [( Q0 y% t( g
③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4 u8 D" {4 ~. \7 z. v( Q# O# N
④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w" {8 u) K+ @2 ]% @6 y1 u
(5)商标使用的管理
3 N0 w! l2 A- G7 t ①对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6 \$ `+ v2 I3 e6 A: O# k
②对未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1 z+ G2 h6 ]2 G( k" i! ^
(6)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U- t9 a# |# i6 y9 { ①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 u( l' V2 v: |8 N5 n7 y ②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4 c1 {5 G6 C( s1 `9 O
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的处理
: V. p! k# r$ }# @* b4 R ④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9 O$ U. F) t) j ]' R
5.反不正当竞争法/ N4 b: P) U7 H2 |1 K, j
(1)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 x6 S) i4 t" E. ?! }' w- O ①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及其特征5 t. Z$ D+ J( I1 X$ ~8 J
②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以及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I, K, T9 \2 y5 P9 p1 h( z! z8 }, c d
(2)不正当竞争行为
& P0 w7 ^0 ?8 I; p! Q5 i ①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
0 }- k2 ?) j! L) n, K& `% l0 p ②限制正常市场竞争行为
1 W8 _/ ^2 y9 _8 l ③商业贿赂行为. a" f3 d7 D6 M, [# ^. ^
④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 O& @9 r. A/ _5 z- G) @5 M ⑤不正当的贱卖行为
; {) U& ?0 c7 d4 P8 t" f B* Q/ Q ⑥采用强迫、欺骗等手段销售商品行为
$ q8 ?6 m+ w3 w' b ⑦商业诽谤行为+ @6 K3 Y# J! X3 x; ]; i- Y6 w
⑧串通招标、投标行为
. I5 _4 r: l2 J' G/ E' f (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6 t1 D. D" V; K4 c
①民事责任
7 F1 y. u+ D) X6 x- r ②行政责任5 w. [: ~1 [! A: B4 [1 U! q( o, Y
③刑事责任
8 D( ^. Q9 S5 A (十五)会计法0 u$ G+ `. Q4 r3 M; l }! u" F( M
1.会计法概述# o3 H# H9 M: m$ U M+ @' U8 \$ K M
(1)会计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 y6 l1 i9 }+ V
(2)会计法的基本原则9 K+ N0 h) e5 D8 R/ x4 g# s- b
(3)会计管理体制4 H3 W! p9 y) M0 U6 l1 }8 W% H
2.会计监督0 \, S' v8 R' ~/ g* O9 g
(1)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
* m1 p9 x3 T. E& E: l. } X n i (2)财政等有关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
2 o8 J3 \* F' t: l2 C I 3.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6 H- l# y* i/ w (1)会计机构6 g7 E/ Y2 C7 V6 N' k# N$ _+ \
(2)会计人员
X1 U, Z4 b0 I! K8 w, `1 B" ^+ r7 m ①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
' z) q7 e& G9 O8 R ②会计人员调动或离职时应当办理交接手续?! W* P. |: u' p, e; p: a* c
③会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3 V0 P( E& G6 I. c. [1 ?( e
④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J6 ]0 B5 h4 ]$ q! R: N% P1 g
4.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0 O9 T! M) |& a
(1)不依法进行会计管理、核算和监督的法律责任, s1 a6 }9 q9 X ^
(2)伪造、变造、编制虚假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
9 Y' I$ `5 ~1 L0 ^7 d' d2 L0 A4 ~9 w2 C (3)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 d; P: @3 i: k S9 t& G2 {
(4)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编制、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
0 d" }- F7 R8 j8 R/ f% X (5)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法律责任?
8 M0 S+ \: r9 Y8 t (6)其他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U) a, [1 S, [
三、参考法规
% J% ^4 E5 e# y) \6 I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
2 W6 F& H% `+ f; g. G( w5 F/ s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选)
% Q" e" a' z" _ 1986年4月12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3 e1 x) L1 U1 p3 J5 U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1 Q& @* R& m8 J5 h7 _8 j5 {
2007年3月16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4 H) J2 L7 |2 _! o N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选)
6 c% J/ u% S0 s* |3 ], M; e 1991年4月9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H' I2 ]5 E7 N. H' M7 ]) b4 j, q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d$ I1 L' y- w5 s1 \' W
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3 ?# v& {. i2 T5 R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 P+ I1 E% ~% v+ K2 b# a% f 1994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6号发布,根据2005年12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S& D) N5 |' C5 e0 _& G; N: o
7.关于印发《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的通知
0 l8 P) G& I: @, E; ?) W 2006年3月16日 证监公司字[2006]38号) \/ P, j, L k
8.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7 v) s: ^7 I9 q1 k/ X4 Q! n
证监公司字[2001]105号,2002年1月1日起施行1 C4 C7 s" ]8 J% z5 e! o5 \$ R
9.关于发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9 O) |4 ?0 I" k8 e8 ]2 U5 n: }
2005年6月16日 证监发[2005]51号/ s7 K4 j4 m. \9 J v! S' L1 X; W0 h
10.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 P. r% t+ e+ y0 A/ x* h5 G
11.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8 w' j- O" l: O; Q3 ~- R2 ~2 \
2006年5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0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2 _, ], I- B' k4 I8 j U
12.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p; j, A+ l9 q% f/ C) `
2001年8月16日证监发[2001]102号
1 v1 y( D1 P$ U2 l) k- y. d- S Z. E/ X 13.关于上市公司总经理及高层管理人员不得在控股股东单位兼职的通知- [8 V: F4 o$ Q/ E' T9 j8 _
1999年5月6日 证监公司字[1999]22号
# j3 h1 `- n5 ~9 u* q( b$ K 14.关于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通知
; s- T; G) O5 l- x" Q4 a* L+ ~ 2002年1月7日 证监发 [2002]1号1 t a" x. g; v
15.关于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的通知 C# @# _/ |2 o' Q7 ~: y, C) }
2006年3月16日 证监发[2006]21
: _: A j) D& _" U: E 16.关于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7 O* z' G) P7 t: e# q
2005年12月31日 证监公司字[2005]151号
$ f# ?8 Q0 X- T7 S2 l$ O 17.关于发布《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的通知
) v6 v% s: j& A8 {6 q- k$ l* Q8 y 2007年4月5日 证监公司字[2007]56号
2 r& C& @ l/ c* d4 d! x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8 Z$ m8 \, j1 [ 1993年10月31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4 z) E% Y) o" ?# a) M! b" Y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i3 _- K, U/ A% a. L* Y7 B
1997年2月23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06年8月27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订,自 2007年6月1日 起施行
# Y2 I$ {, e* V' B' h% H$ `3 T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 f5 J/ t- c7 e% e% O
1997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6号发布,根据2007年5月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8 k$ y" V. a' [, F; P7 S
1999年8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0号1 w" j, A5 s5 K. \
22.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H( _8 Z- S1 b+ q2 {5 F( H. k
2003年5月27日 国务院令第378号
' k" ?" k7 g7 b 23.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 r) a. b! J- E 2005年8月25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2号
% R+ z/ C: U% ^4 x) p5 R+ g 24.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 J3 F9 \ \+ X; S! d! B
2005年5月11日 财政部令第22号3 c2 T% [3 l6 p8 H$ |* @
25.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 V& a! v6 F+ g$ U8 V3 e2 _( [ 2003年12月31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令第3号
; n# @5 h" t, C4 Q( z; H* { 26.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管理暂行办法" o; f# U3 i# M! M
2005年8月29日 国资发产权[2005]239号
! G$ |; x! N: e4 m$ a [% g 27.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
4 G, v: `! z% I1 X 2005年4月11日 国资发产权[2005]78号" H3 u f0 @ l5 J6 x6 i% C
28.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7 q g8 M* q8 p! w" M
1996年1月25日 国务院令第192号发布2 F! N6 a6 {' n" |' B
29.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x, q: L* h$ `* Z3 I- l
1991年11月16日 国务院令第91号发布
/ ^" g( _) f8 n' J" m ?, \ 30.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8 B9 h* _. _# }2 I
1992年7月18日 国资办发[1992]36号
, ^! z' C; C, M' j- m I 31.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 t, z7 w, Y+ [' ^/ r! p# U* d% j
1993年11月21日 国资法规发[1993]68号
4 L5 W* r0 V+ b2 o% U% U% M4 B4 G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Y2 Z/ N5 p' l( N0 Q
1986年4月12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 V% r1 H) \4 w2 D- E% G. p
根据 2000年10月31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决定》修正9 ^3 E# `- P0 d+ z8 B
3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W. W# p. t0 O5 W/ w# ~+ S
1979年7月1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 2001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 h: C- v8 W) t: x; {( e 3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0 C8 z: i1 U+ Y9 c s3 h' c7 i
1988年4月13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根据 2000年10月31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决定》修正" J c. B% w9 X) s' [0 a5 K8 T
3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1 H' _/ b3 e2 ^6 r$ J- N
1983年9月20日 国务院发布,根据 2001年7月22日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的决定》修订
+ L3 C& ?! G8 O1 w a 3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
3 t _2 p4 \# ]8 n3 b4 z 1995年8月7日 国务院批准、 1995年9月4日 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1995)第6号发布" ^9 Z |' r8 }! G9 V
3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
, c3 h+ q9 A$ R6 I3 \3 Y" q: L 1990年10月28日 国务院批准、 1990年12月12日 原对外经济贸易部发布,根据 2001年4月12日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的决定》修订
$ Y' z! Z2 E2 E3 ~. O 38.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
) W3 V2 L+ i- v6 X2 a 1987年3月1日 国务院批准,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
# K% r. q: t. E6 G, |+ W 39.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 W, D+ E: M) }. ^5 u- l6 {+ E
1987年12月30日 国务院批准, 1988年1月1日 原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
9 n) m) J* ?+ d6 X% F3 Y 4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的补充规定* s- \7 M$ y C7 M" B
1997年9月29日 国务院批准,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
1 c. @6 o4 W% E. |1 |3 M- H: l. K 41.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
& h' Z* W% o* ]2 }9 j 2002年2月11日 国务院令第346号发布/ r" W3 Q/ z @" t! c
42.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 q5 c! j6 h. T4 o 2006年8月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第7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 p. J& V. S6 y& a; @! s! w! B
43.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
- ]- C: N! C# h% ]& R 1997年5月28日由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7〕外经贸法发第267号发布)
2 F% I9 U: E: a1 B# D 44.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
/ p5 [2 k2 V1 g 1999年9月23日〔1999〕外经贸法发第395号发布,根据2001年11月22日《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修改〈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的决定》修订)8 X1 \7 [: n0 e' ~" g: O3 }8 q
45.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
% k$ n( e2 M: e3 { 2001年10月8日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外经贸资发[2001]538号, _, W1 U7 o; w4 ?1 w7 j
46.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 {5 o# }* U3 X9 l6 T$ D1 ]; @
2002年11月1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 P4 K8 P& p5 s 47.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
$ V6 C+ u& P% |3 {* r 2OO5年12月31日商务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05年第28号令
* H& o4 _+ p! s; H: c 48.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 U W' N1 g) e5 a: i 2006年8月27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 R* |* K/ o: r; C" t& y 49.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c- P5 y$ X5 G: p1 R* g
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f* @( E& L% [$ D4 q8 s& L$ n
50.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6 ?# Q/ v% E& Y" o# {
1993年4月25日 国务院令第112号行
V: V# v% ], ~' a% }+ @2 Q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1 r. A- q' I0 R9 w4 v: C7 x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4年6月1日起施
]: j+ @5 p$ Z2 k; H, J' C 52.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
* K* {# L/ b! I 1995年11月2日 国务院令第189号发布4 ~& I; m3 x1 _, a, ?. u
53.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1 l2 Z/ e; D+ M" K0 y9 h* j
1994年8月4日 国务院令第160号
& Z% v4 g1 D0 B: j0 C 5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
. e0 o p* N& Q6 A/ C 1997年6月20日 发布2 b3 C- M9 Y, H; D1 z
55.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 S1 a7 F" I3 G, H9 C! f
1999年7月14日 证监发行字[1999]83号. F6 f" p1 e: {
56.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 ~4 G- C4 G% c9 @' N
2004年7月21日 证监发[2004]67号
" X/ O! d+ u- k5 e 57.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
$ c0 S7 A/ O, D* }* ?1 L% J2 i 2007年5月3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207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P! z e- |3 o1 f# t" u& s- d 5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6 h$ F1 T1 G) T4 p 2006年12月1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96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F% z% {. d
59.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 _: v! O& U9 @; I) H 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令第30号,2006年5月6日发布
2 C' |# C/ e$ i; x 60.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4 q, ]" b+ S. R ]8 B
2006年5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0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2006年5月18日起施行。4 z/ u) y' f; N0 }& Q- G8 D9 I( D
61.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5 V* s( S! K8 ?
2006年9月1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9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9月19日起施行。# E& Z% U: I, H' V2 I" [
62.证券市场禁入规定' n0 J( z! L/ H) T9 Q
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令第33号,2006年6月7日发布" b1 b6 D6 E6 _! @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6 {7 `2 u" A4 J 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 N# b4 ^- ]' h6 q6 ?5 n- Y
6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 ]; _5 l3 m) ]7 h5 Y
1999年12月19日 法释[1999]19号
' H9 n+ S; `: x; x0 `- C) \+ h8 q 65.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e% @1 m( a) F
1995年6月30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r2 S2 V) N* k: ^: O" e
6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 V% H' u7 K7 C/ D9 a) O1 M
2000年9月29日 法释[2000]44号6 U# M9 s2 z2 k4 [
6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p9 f7 g& a! a
2004年12月16日 法释[2004]20号
7 `; @& c0 d4 U. y+ P- ?+ Q 6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4 T7 t- q0 z0 X0 X8 T& {
2004年10月25日 法释[2004]14号
0 v9 |! P' k6 G. w5 o6 [# x2 t 68.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L) n0 l- S1 I! V+ |8 s' r0 r
1994年8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发布4 E! ?" o: L; l( e# ^
70.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5 T8 B# s! }3 p 1996年1月29日 国务院令第193号发布
; p# q3 ~! j! J# P 根据 1997年1月14日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9 z+ E- U/ Y* h7 s
71.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
( u! p" s8 p- x1 \' r' x( U 1996年6月20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1 ^: M% E( g# u" z/ a% g! t 72.关于调整出口收汇核销和外汇账户管理政策的通知
' L. k3 H1 D1 S3 v1 @8 P 2001年11月12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汇发[2001]184号
: R# b* o2 M% [5 F' J @/ m 7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6 C! L3 R. Q2 I3 ^; t
2006年11月8日国务院第15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12月1日实施1 y& `+ w3 Q% d: r6 ^; S2 g! z
74.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5 p3 K& [) l1 {" ]5 Y+ ` 2003年4月10日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 K0 V: T& O3 A
7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 X2 d* ~0 T" F' D 银发[2005]16号# {& V- o3 D& J* E6 c
76.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u" S# y+ |% x- T6 X
1990年9月7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 G" W: F) D: D0 d1 z
根据 2001年10月27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正
; [8 B5 ?6 A6 p) R/ \2 T 77.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 y# Q8 W! s5 @5 \. G 2002年8月2日 国务院令第359号
7 k0 c5 z2 z% C 78.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P: z6 o$ d& N; X/ T% g* Y
2001年12月20日 国务院令第339号发布 `6 }% }; P* u5 w, u' g
7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D E- ~. d- X K# y
2001年6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82次会议通过
! L2 a4 r8 A. W; A! x4 p% e 80.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 F9 b$ U1 N" I7 M 1984年3月12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r- {( |( p. I, R) y& p- R$ o
根据 1992年9月4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6 G4 [/ i! ~3 W. H, x% ?1 o+ s 根据 2000年8月2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 O7 G! P. E3 z+ Y; A( g4 r( G/ J 8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7 M# m8 W! v* w. k3 h8 x& D
2001年6月15日 国务院令第306号
" y6 k$ ?" N7 ?" H8 R 82.施行修改后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过渡办法
$ S# v+ Y3 t4 B: V# O 2001年6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公告(第七十八号)+ o7 |* {# K" E4 a% H2 {
8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d6 j* _9 V+ p, F6 [
1982年8月23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3 W3 h" {9 @1 K% h
根据 1993年2月22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 b: m! e9 L; X9 u. h: N) D+ i 根据 2001年10月27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E1 X% g' S, Y8 `( L! m
8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b9 G* d5 y9 O( ^
2002年8月3日 国务院令第358号
1 ^8 W' Y9 A& k 85.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B+ P; f& R. ^: Y8 y8 T% a6 B 2002年10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6次会议通过
2 E0 l: ~+ ^3 c. M 8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9 r1 P/ o4 x8 p w7 O 2004年12月8日 法释[2004]19号
$ P4 U$ e+ @# }) a, ^ 87.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9 A y8 {+ v7 j
2006年12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2次会议通过
) `) J3 j* \3 P1 H3 J3 F; P 四、修改说明2 Y$ e+ c L' X7 [
与2007年度经济法大纲相比,主要修改有:
# V9 K0 K S$ A5 }+ o% R 1. 增加了物权法一章;将合同法中的担保物权归入物权法;: j, K9 w; w6 T
2.根据现行有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对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证券法等相关内容作了相应的增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