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60+行业真账实操,视频+实操+答疑202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课程
免费会计考试题库 花10天的工资,换10年的高薪! 2021年税务师考试课程会计通,专业的财务咨询平台
楼主: A热带鱼

2011年高级会计师考试财务战略综合题汇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2: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答案】:1、事项(1)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将授权额度90万元计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补助收入。
事项(2)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将144万元工资支出确认为事业支出和财政补助收入。
事项(3)中:甲单位的做法正确。
事项(4)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正确。
事项(5)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还应当减少应付账款99万元,增加固定基金99万元。
事项(6)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增加现金9万元,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9万元。
事项(7)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正确。
事项(8)中:甲单位的做法正确。
事项(9)中:甲单位的做法正确。
事项(10)中:甲单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确认事业支出16.2万元,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6.2万元,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16.2万元。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1.不正确(1分)应计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补助收入(1分)
2.不正确(1分)工资支出确认为事业支出和财政补助收入(1分)
3.正确(1分)
4.正确(1分)
5.不正确(1分)应减少应付账款,增加固定基金99万元(1分)转自:考试网 - [Examw.Com]
6.不正确(1分)应增加现金并减少零余额账户9万元(1分)
7.正确(1分)
8.正确(1分)
9.正确(1分)
10.不正确(1分)应确认事业支出减少零余额账户16.2万元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1分)
11.年终结余不正确(1分)
财政直接支付结余为27万元(0.5分)财政授权支付结余为64.8万元(0.5分)
【该题针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及政府采购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2: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7.某行政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
  2005年4月,审计机关对该部门及其所属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况或事项:
  (1)该部门基于所属单位较多,为方便年终结算工作,在制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中,对所属单位预算拨款的截止日和年终决算的结账日规定为每年12月25日。
  (2)财政拨付该部门某所属单位专项科研经费500万元,该部门在转拨时调剂200万元用于弥补本级专项经费不足。
  (3)该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收一批物资,已委托某拍卖行拍卖,取得拍卖收入200万元。该部门将其确认为预算外资金收入。
  (4)该部门当年将其所属非独立核算的培训中心,设立登记为独立核算的国有事业法人单位。鉴于培训中心改制后,财政不再安排日常经费,该部门为了扶持培训中心的起步发展,报经财政部门批准,向培训中心无偿划拨一座办公楼,办公楼账面原价为600万元,该部门按此金额转销了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向培训中心有偿转让三部小汽车,作价80万元,账面原价为l00万元,该部门将其差额20万元确认为支出。
  (5)年终结账时,为了全面反映当年预算收支情况,该部门将当年收到财政预拨的下年度经费800万元转入结余。
  要求:
1.分析、判断事项(1)中,该部门对所属单位预算拨款的截止日和年终决算的结账日的规定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2.分析、判断事项(2)至(5)中,该部门对各事项的做法或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简述正确的会计处理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2: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答案】: 1.事项(1)中:
  ①该部门对所属单位预算拨款的截止日的规定正确。
  理由: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主管会计单位对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拨款,截至l2月25日,逾期一般不再下拨。
  ②该部门对所属单位年终决算的结账日的规定不正确。
  理由:根据《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2.事项(2)中:
  该部门的做法不正确。
  正确的做法:该部门应将所属单位专项科研经费全额(及时)拨付给所属单位。
  事项(3)中:
  该部门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罚没收入应确认为应缴预算款。
  事项(4)中:
  该部门对无偿划出办公楼的会计处理正确。
  该部门对有偿转让小汽车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将有偿转让小汽车取得的价款80万元确认为其他收入;同时,按照所转让小汽车的账面原价100万元转销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事项(5)中:
  该部门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收到的预拨下年度经费作为拨入经费,不予结转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2: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8.某市教育局所属的甲大学已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于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其中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50万元以上)、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单笔10万元以上)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其余实行财政授权支付。财政部门批准的2009年甲大学年度预算为5 000万元。2009年1至11月份,甲大学累计预算支出数为4 000万元,其中,3 500万元已由财政直接支付,500万元已由财政授权支付;12月份经财政部门核定的用款计划数为1 000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的用款计划数为900万元,财政授权支付的用款计划数为100万元。2009年12月甲大学发生了如下经济业务事项:
(1)12月1日,甲大学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通知书中注明的本月授权额度为100万元。甲大学将授权额度100万元计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同时计入事业收入100万元。  
(2)12月2日,甲大学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8万元,甲大学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增加现金8万元,同时增加财政补助收入8万元。
当日,甲大学向经济管理学院报销学生实习费2万元,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一方面减少现金2万元,同时增加专款支出2万元。
(3)l2月8日,甲大学校长办公会经相关审批手续,将一台闲置的实验检测设备对外投资,
该设备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经专业评估机构确定的评估价值为280万元。甲大学将设备投资后,收到了被投资单位出具的出资证明。甲大学在会计处理时,增加了对外投资280万元,增加营业外支出20万元,减少固定资产300万元。
(4)甲大学的工资在每月上旬发放,12月10日,甲大学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和“工资发放明细表”,有关凭证表明本月工资60万元已经划入本校职工个人账户。甲大学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增加事业支出60万元,增加财政补助收入60万元。
(5)甲大学的材料学院需要购置一台高分子材料实验设备,总价值400万元。经市教育局审核,报市财政局批准,甲大学于12月12日与设备供应商签订了购销合同,合同约定:
设备供应商在合同签订后10天内将设备运抵甲大学,经验收合格后支付设备的全部价款。
12月20日,设备供应商如期交付设备并经验收合格。甲大学根据合同规定向财政部门提交了《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申请向设备供应商支付设备价款400万元,甲大学未进行账务处理。   
12月21日,财政部门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将货款直接支付给设备供应商,甲大学收到代理银行开具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代理银行已将设备全款400万元支付给了设备供应商。甲大学在会计处理时,增加固定资产400万元,增加财政补助收入400万元。
要求:
(1)分析、判断事项(1)至(5)中,甲大学对各事项的会计处理或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2)从国有资产管理角度,分析、判断并说明事项(3)的做法是否符合规定?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分别指出上述事项(2)、(4)、(5)如何按支出功能分类和按支出经济分类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答案】:(1)事项(1),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是:将收到的授权额度分别计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0万元和财政补助收入100万元,不能计入事业收入。  
事项(2),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是:①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应增加现金8万元,同时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8万元,不能重复计入财政补助收入。②报销学生实习费时,应增加事业支出2万元,减少现金2万元,不能作为专款支出。
事项(3),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是:将设备进行投资时,应增加对外投资280万元,增加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80万元;同时减少固定基金300万元,减少固定资产300万元。对外投资和投资基金应采用评估价值入账,不产生营业外支出。
事项(4),会计处理正确。
事项(5),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是:增加事业支出400万元,增加财政补助收入400万元;增加固定资产400万元,增加固定基金400万元。
(2)甲大学将固定资产(设备)对外投资的做法不符合规定。
理由: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固定,事业单位以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售、担保,须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该投资仅经校长办公会批准就对外投资,不符合相关规定。
(3)事项(2)支付学生实习费,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教育”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
事项(4)支付职工工资,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教育”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事项(5)购置设备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教育”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其他资本支出”类。
【该题针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事业单位的核算,政府收支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2: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和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A公司作为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决定抢抓机遇,早做准备,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工作,并指定财务总监负责拟订实施方案。该方案要点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了提升内控工作的权威性,成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总经理担任第一副组长,财务总监和各位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务部,相关部门参与其中,由财务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待时机成熟,成立专门的内控部门。
(二)梳理业务流程,完善内控制度聘请负责本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咨询,对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全面梳理现有各项业务流程,识别主要风险和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在梳理流程、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过程中,应当主要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切实加强对各项经营业务的风险控制。
(三)狠抓宣传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利用举办培训班、开设网络课堂、编发专题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力争在3个月内将公司所有员工轮训一遍,全面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
(四)升级信息系统,优化控制手段为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请本公司ERP系统提供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协助制定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经本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批准后实施。
(五)开展试运行,做好全面实施准备2010年11月,选择本公司部分职能部门、分公司和子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试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为2011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六)强化内部审计,增强监督效能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等工作,并由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审计部调整职责定位,在开展传统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七)组织内部控制评价,督促整改落实2011年底,开展全公司范围内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全面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特别要将下属分、子公司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提高本公司总部对分、子公司的管控能力。
(八)借助专业力量,引入外部审计鉴于B会计师事务所近年来在本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中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根据促进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效实施的要求,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担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便于沟通协调、整合审计。
(九)实施绩效考评,落实奖惩制度建立公司激励约束制度,将公司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对经评价、审计发现重大缺陷的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上述实施方案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A公司实施方案中的(一)至(九)项工作安排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第一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
2、第二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梳理流程、完善制度主要围绕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不符合全面性原则的要求。
3、第三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
4、第四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经本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批准后实施。该项工作应当经企业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5、第五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
6、第六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由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审计委员会主席应当由独立董事担任。
7、第七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检查工作仅限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当综合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
8、第八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咨询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参见考纲P87)     
9、第九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内部控制的原则与要素,难度系数较低。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2: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分析二
甲公司系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其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及据此修改后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甲公司应于2011年起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鉴于本公司在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后就已经着手建立、完善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甲公司决定从2010年开始提前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并由审计部牵头拟订内部控制评价方案。该方案摘要如下:
(一)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领导和监督。经理层负责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并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审计部具体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拟订评价计划、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评价、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草拟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其他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内控自查工作。
(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内部控制评价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展开。鉴于本公司已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再纳入企业层面评价范围。同时,本着重要性原则,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或事项。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可以采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性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考虑到公司现阶段经营压力较大,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法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
(三)关于实施现场评价评价工作组应与被评价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了解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合理调整已确定的评价范围、检查重点和抽样数量。评价人员要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实施现场检查测试,按要求填写评价工作底稿,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现场评价结束后,评价工作组汇总评价人员的工作底稿,形成现场评价报告。现场评价报告无须和被评价单位沟通,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审计部应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转自:考试网 - [Examw.Com]
(四)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审计部在完成现场评价和缺陷汇总、复核后,负责起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当包括: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等内容。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董事会审定后对外披露。
(五)关于内部控制审计聘请某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鉴于本公司在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后就已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取得较好效果,内部控制审计自2010年起,重点审计本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并出具相关审计意见。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甲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方案中的(一)至(五)项内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第一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有:经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审计部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以及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2、第二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表现如下:
(1)不当之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
理由:组织架构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应当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
(2)不当之处: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
理由:业务层面的评价应当涵盖公司各种业务和事项(或:体现全面性原则),而不能仅限于证券交易所关注的少数重点业务事项来展开评价。
(3)不当之处: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法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
理由:评价过程中应按照有利于收集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的原则,充分考虑所收集证据的适当性与充分性,综合运用评价方法。
3、第三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1)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无须和被评价单位沟通。
理由:现场评价报告应向被评价单位通报。
(2)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
理由:现场评价报告经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
应由被评价单位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再提交审计部。
4、第四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
理由:对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必须对外披露。
5、第五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审计重点审计该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
理由: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关注、利用上市公司的评价成果,但必须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对被审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不能因为被审计上市公司实施了内部控制评价就简化审计的程序和内容。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企业、业务层面控制与评价,难度系数中等。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2: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分析题三
甲科研所是一家中央级事业单位,所属预算单位包括一家研究生院。除财政拨款收入外,该科研所无其他收入。2×10年11月,该科研所财务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汇总编制了本单位及所属预算单位2×11年度“二上”预算草案。此前,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甲科研所本级下达的预算控制限额为:基本支出800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500万元、日常公用经费4500万元;项目支出4800万元,其中,X项目(为2×11年新增项目)支出800万元。预算草案中的部分事项如下:
(1)财务处认为本单位人员经费标准偏低,在下达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限额内对支出构成比例进行了调整,在预算草案中确定科研所本级人员经费预算4000万元、日常公用经费预算4000万元。
(2)科研所M项目在2×10年10月底提前完成,形成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剩余资金200万元。财务处经进一步测算,下达的X项目预算控制限额800万元不足,预计完成X项目需要经费支出1000万元,于是直接将M项目剩余资金200万元安排用于追加到X项目,在预算草案中确定X项目支出预算1000万元。
(3)科研所本级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经费预算150万元。
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
(4)科研所本级退休费预算550万元(该单位未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5)所属研究生院改建图书馆,由财政部门安排该项目预算350万元。预算草案中,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科学技术”类;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类。
要求:
1、请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规定,逐项判断上述事项(1)、(2)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2、请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逐项判断上述事项(3)至(5)中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指出正确的分类科目。
[参考答案]
1、事项(1)不正确。
理由:预算单位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之间不得自主调整。
注意:如考生答出“不得随意调整人员经费预算标准”或“不得自主突破人员经费预算控制限额”的,应得分。
2、事项(2)不正确。
理由:在年度预算执行中,项目完成后形成的剩余资金,未经财政部批准的,不得直接在编制下年预算时安排使用。
3、事项(3)中,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支出经济分类不正确。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科学技术”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应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
4、事项(4)中,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支出经济分类不正确。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科学技术”类;说明:如考生回答“事项(4)不正确”或“事项(4)正确”的,不应得分。
5、事项(5)中,支出功能分类不正确;支出经济分类不正确。
正确分类:按支出功能分类,应列入“教育”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应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预算管理规定和政府收支分类,难度系数较低。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2: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分析题四
南方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网络通信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的后续服务。2009年1月1日,为巩固公司核心团队,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公司员工分享公司发展成果,南方公司决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为此,该公司管理层就股权激励计划专门开会进行研究,甲、乙、丙、丁在会上分别作了发言。主要内容如下:
甲: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不存在证劵监管部门规定的不得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情形。同时,公司作为国有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也符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规定。国内同行业已有实施股权激励的先例且效果很好。因此,公司具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条件。
乙:公司上市只有3年时间,目前处于发展扩张期,适合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激励对象应当包括董事(含独立董事)、监事、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级管理人员,不需包括掌握核心技术的业务骨干;在激励计划中应当规定激励对象获授股票的业绩条件和禁售期限。
丙:公司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高科技企业,留住人才应当是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目的,适合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股票期权的授予价格不应当低于下列价格的较高者:(1)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标的股票收盘价;(2)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内的公司标的股票平均收盘价。
丁:股权激励的方式主要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业绩股票等方式,公司应当针对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分别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虚拟股票应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应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假定不考虑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南方公司管理层甲、乙、丙、丁发言中的观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分别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甲的发言不存在不当之处。
2、乙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
(1)不当之处: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
理由:南方公司处于扩张期适合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
(2)不当之处:激励对象包括独立董事和监事。
理由:独立董事作为股东利益代表,其职责在于监督管理层规范经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监事暂不纳入激励对象。
(3)不当之处:激励对象不包括掌握核心技术的业务骨干。
理由:南方公司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高科技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业务骨干在南方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3、丙的发言不存在不当之处。
4、丁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虚拟股票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理由:采用虚拟股票激励方式,激励对象可以根据被授予虚拟股票的数量参与公司分红并享受股价升值收益。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股权激励的方式、对象以及会计处理判断,难度系数较低。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2: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分析题五

华南公司是境内国有控股大型化工类上市公司,其产品生产所需MN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近期以来,由于国际市场上MN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且总体上涨趋势明显,该公司决定尝试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套期保值属该公司新业务,且须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境外交易相关资格。该公司管理层组织相关方面人员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发言如下:
发言一:公司作为大型上市公司,如任凭MN原材料价格波动,加之汇率变动较大的影响,可能不利于实现公司成本战略。因此,应当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对MN原材料进口进行套期保值。
发言二:近年来,某些国内大型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境外衍生品交易巨额亏损事件,造成重大负面影响。鉴于此,公司应当慎重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对MN原材料进口进行套期保值,不应开展境外衍生品投资业务。
发言三:公司应当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MN原材料套期保值。针对MN原材料国际市场价格总体上涨的情况,可以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
发言四:公司应当在开展境外衍生品交易前抓紧各项制度建设。对于公司衍生品交易前台操作人员应予特别限制,所有重大交易均需实行事前报批、事中控制、事后报告制度。
发言五:公司应当加强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处理,将对MN原材料预期进口进行套期保值确认为公允价值套期,并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套期会计方法进行处理。
假定不考虑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华南公司发言一至发言五中的观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分别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发言一不存在不当之处。
2、发言二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不应开展境外衍生品投资业务。
理由:不能因为其他企业曾经发生过境外衍生品投资巨额亏损事件,就不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进行MN原材料套期保值。
3、发言三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
理由:卖出套期保值主要防范的是价格下跌的风险,而买入套期保值才能防范价格上涨风险。
4、发言四不存在不当之处。   
5、发言五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对MN原材料预期进口进行套期保值确认为公允价值套期。
理由:对MN原材料预期进口进行套期保值,属于对预期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应将其确认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套期保值的相关的基本内容,难度系数较低。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会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站务合作|友情链接|帮助中心|会计社区 ( 京ICP备12013966号 )

GMT+8, 2025-11-23 02:10

Discuz! X3.5

萨恩课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