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25 17: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11. 下列情况投资企业不应该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而改为成本法核算的有()。' B9 J4 N( ?, r7 o. M9 O
; G- w6 f. V" c9 G
A.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仍然具有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2 s7 T Y2 V, X
- _8 Q' l; T- A+ y8 Q! g5 y
B.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30%变为50%
6 N* \. v7 Q. k A3 a) L! {9 j# S: R* M1 M- A5 T) V6 a- @
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仍然具有共同控制,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 N4 Q' U! `! P" h& V2 G
- F& N" a* d. M- C% k
D.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 ^" H+ _. w2 I
( ~" Y, ~- L& S) Y E.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b. K% D8 x0 J' C! i. L
# i# d" o7 m- ]: T) ?- j
12. 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 W+ J1 D5 f+ d( b; g+ D7 _8 A+ |
1 {3 R: D& E, `7 U8 [6 w6 u" C# M1 C A.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持有期间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应一并结转
. J0 N6 [" q* ]) B% E2 p: T0 E, U4 q$ j
B.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营业外收入+ v" @, _& u9 R; ?
$ u! V/ p% e/ D& Z+ y3 H6 M
C.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投资收益- j; O2 Y" F& ^6 e8 ]8 I
3 J% T- @! Q5 p* F- @! O D.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 c$ _. f9 c# V( E- ?$ I+ _: x
. ^& r. ~* x" V0 n; W E.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
; a& i8 `7 J! j
7 r& ^. c/ R) q& F 13. 在非企业合并情况下,下列各项中,不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入账的有()。
3 G, m: m5 i& c/ `$ `( Q* M; i; i1 R" B# v" m" C
A. 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间接相关费用
$ @" w* K/ A) R- A$ E0 S; o
( c2 S3 {/ ~: e# t) [ B.投资时支付的不含应收股利的价款
# J% r0 c) \9 z( z
+ B* d Y! r4 x' b7 k ?" h B o% ] C.投资时支付款项中所含的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 g, X$ @7 n7 m: x3 N: \2 Y8 O* q0 f0 W
D.投资时支付的与投资直接相关的税金、手续费* u/ |" }; U* _) S9 X
& L1 G* n1 F- m: T- ]( l% b E.为取得投资所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4 k! z! I& Y8 U( e, S- u1 Y0 e% ]* w6 |2 g
14.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合并中发生的相关费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I6 O( y# y4 Q; J& Q
+ k4 T8 G: m6 U
A.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Q% n x) P, Z r
/ v0 x, Y( T) M- t: {" j3 l B.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企业合并成本5 q) {$ j) J* u* a; n ~
" ^% e& w3 t. {) b6 V) K# ]( t; C
C.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 l0 c/ q6 v# ^( k+ h
. p# J, s' o1 ?7 V D.企业合并时与发行债券相关的手续费计入发行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1 R+ s& L! `' V5 x& F/ |
# v- Z5 v# g- }) A E.企业合并时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费用抵减发行收入7 P; n+ T& G, E; @" }* h8 H$ f
, q8 N) M; O0 u* \% o; W 15.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合并日其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 m8 d' `7 }# s2 P- W( m! d- _4 g" Y5 c- g$ }1 X
A.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h& v, D7 N U/ \
7 o4 P2 J" j- ^, k
B.按照取得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 j0 \0 y$ q# _; S& v. n
( H3 R& Y' z. v, P5 q H C.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为借方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5 `, s# a6 @; m) S
/ S' r1 {+ F0 F) s/ M& x v+ j5 M0 O D.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为贷方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5 l3 W1 k& q9 S" _2 {1 ?( D
; G0 b) [$ s, }
E.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计入应收股利9 E1 m. n* Y: Z1 q8 M: f, A
+ A4 ?9 Z5 R8 c; }5 i# U4 B c, A8 a 16. 在非同一控制下发生的企业合并,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应该包括()+ f6 N5 e$ J$ ?1 F; {
5 }6 _& A/ U8 k# q8 x. | A.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付出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 t' ?& K; w% d, Q. G) \
8 }2 U3 S4 X6 a- T- Q T' f7 T
B.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行或者承担债务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2 X ]2 A( E! [0 ^ M( r
( R# Y' j* u- F C.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行权益性证券所支付的佣金、手续费
% A1 D) y7 i5 g. U# Y3 w# ^
! C. R4 M* h* X: r6 } U" c: x" c D.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
' V2 N/ b# P ^: A1 o: Q8 T
; R/ D1 T; L( u w; X E.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 V+ d5 |' P! H4 U; I: [
. g% h- u8 Y) z) ^9 v 17. 下列有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3 z s) k2 W9 A- Q n, d. I; e2 C6 C
! Z7 l" `, N2 h- u( h4 A A. 计入企业合并成本的直接相关费用不包括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9 r; \ }; w( x1 o: D! f
3 c D- C7 w7 A$ A, O( L
B.以支付非货币性资产作为合并对价的,所支付的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5 ~3 ~& Q5 J0 Z" X, E+ m! g" z0 @
' ~( V0 @0 w! d+ f7 T C.支付的对价中包含的被投资单位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 q3 B2 ]# r+ r w$ M( O, P7 f# s5 ~/ [
D.在合并当期,投资企业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一般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成本: t p1 h7 Z' S( m4 C3 C
$ n# D. w& b- \8 N E.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的,企业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换交易的成本之和4 l( q' R, l& P
) |% b/ m$ P- k- }8 f 18. 下列有关以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L7 L# {5 w/ C' J7 k) U
4 E2 S# B1 ? r! q& Q; ^ A. 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2 [) ^# o9 T# M: U* p$ G
% @! M7 H1 a7 F 或者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 x" Y+ t1 Z i$ j
$ M, Y( ?; c) D/ S; X B.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中不应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2 N6 w6 J1 c1 k/ V& K, A& f
. Z& ~5 u9 S$ y( s$ u% F* w9 D C.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0 l B$ f: M8 q, F, C/ f7 J) @2 ^2 d9 N c5 P7 G; }" L
D.以发行债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发行债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计入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中,债券如为折价发行,该部分费用应增加折价的金额;债券如为溢价发行,该部分费用应减少溢价的金额: E) l; g3 X) I; T+ w/ m
2 o/ P/ D, p- `6 R
E.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应包括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 F/ l9 S7 V: i, |& V& V5 l7 j6 M8 N. d5 p( [- A
19.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有()。
' V; D' h( {8 X- i+ r; D; `( m4 p- F9 S
A.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7 s) R: ]# a- O6 }: }2 U+ n
3 A" n% l" k0 J) g, t3 U B.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E9 t/ |- v. ~4 j! g
2 m; `2 A6 p# a4 } 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1 Q2 ~# E- e7 Y- N, _! ?: v `
4 F5 B6 ^0 m8 W8 f# y D.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7 W) K) q/ n f
2 F5 f/ A5 ?- e- ~: Q* v" k3 n! U E.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1 M5 T2 }* _! i% w
+ @& |8 l8 Y' r4 {9 z2 P9 ^- _ 20. 下列有关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的有()。
/ Q2 `3 f0 Z& w( O% A. \4 g+ ?- N3 ?* B8 Q
A.A公司拥有B公司40% 的表决权资本,同时根据协议,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由A公司控制# m0 n8 L) p* K! H) ~8 T4 z; k8 G+ ?
d! V2 s1 Q( D! `& |/ p& P9 S. m
B.A公司拥有B公司25%的表决权资本,但对B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相关股票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 g# i% D( z& P' |2 G2 N1 o, z" V% x
' A3 W% R& ~1 a m C.A公司拥有B公司15%的表决权资本,同时根据协议规定,由A公司负责向B公司提供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关键技术资料
( v8 b8 ?8 z! z. Y* ^1 |/ H0 l6 R9 D
D.A公司拥有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A公司的子公司拥有B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
3 P }. u* q0 [2 ~" d* f B" v
+ z8 Y+ Z& S% R* K0 u) J E.A公司拥有B公司10%的表决权资本,但A公司与B公司之间在日常经营活动上发生重要交易,进而影响到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 a$ E6 W8 Q0 R; j' _
2 p3 n, ^; F { \, |3 s, `0 n 2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下列关于成本法的处理正确的有()。, O0 W( T& ?* s7 c
* k- B& P6 Z8 N: s& x* V8 _ A.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
. G3 H0 }* Q3 V9 c" @
% c! G2 s# a4 g* {0 x B.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8 j# N2 N3 J1 d, C; @
% M6 @ S: H j9 i) C3 z/ A C.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 c, M: e7 q9 J7 _9 T, @5 D) A7 S. v* O2 q8 O: S5 P9 M8 t' G
D.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H- y* i* a! F1 D, \; d* a3 k% O& a
; S. Z. }/ w+ v4 @! W
E.适用范围包括: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4 v% b6 U3 A1 T+ \1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