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8-5-16 1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121.下列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审计部门作为第三道防线,要履行好监督、评估等职责
B.风险管理部门是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重点发挥对风险进行系统性、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C.“三道防线”是根据商业银行内部职责进行的划分,同一个部门可同时承担不同防线的职能
D.前台客户、交易等业务团队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负责识别、评估、缓释和监控各自业务领域的风险
E.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对管理和控制其经营活动承担的风险负有首要、直接的责任
ABD
解析: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是指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的在风险管理方面承担不同职责的三个团队(或部门),即业务团队、风险管理团队和内部审计团队。业务团队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负责识别、评估、缓释和监控各自业务领域的风险,对管理和控制其经营活动承担的风险负有首要、直接的责任。风险管理团队是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主要职能包括建立银行的风险政策制度体系,对各个业务单元的风险管理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并通过风险偏好和限额等方式,监控、评估和管理全行风险,有效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内部审计团队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负责对全行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估。“三道防线”分工协作,协调配合,并保持相互的独立性,从而为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122.商业银行按照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原则推动理财业务创新,并应落实以下监管要求( )。
A.商业银行应建立专营机制,总行要对理财业务实行归口业务管理
B.商业银行应对理财业务实行专户资金管理、专门统计核算
C.按照相应标准对理财资金募集、投资、风险等进行严格管理
D.推动理财业务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逐步成长为商业银行常规重点业务
E.理财业务应主要赚取管理费,严禁风险兜底
ABCDE
解析:根据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应按照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原则推动理财业务创新,应建立专营机制,按照相应标准对资金募集、投资、风险等进行严格管理,主要赚取管理费,严禁风险兜底。商业银行总行要对理财业务实行归口业务管理、专户资金管理、专门统计核算,确保理财产品资金来源和运用一一对应、期限一一对应。在坚持与自营业务风险隔离的原则下,探索理财业务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新产品、新模式,推动理财业务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逐步成长为商业银行常规重点业务。
1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进行现场检查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
A.询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
B.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
C.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
D.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E.查阅、复制和对外披露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
ABCD
解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现场检查:(1)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2)询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3)查阅、复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4)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
124.犯罪的构成要件有( )。
A.犯罪主观方面
B.犯罪主体
C.犯罪客体
D.犯罪形态
E.犯罪客观方面
ABCE
解析: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12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三个不低于”工作目标的考核纬度为( )。
A.贷款户数
B.贷款增速
C.贷款金额
D.申贷获得率
E.贷款绝对额
ABD
解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三个不低于”工作目标的考核纬度为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
126.下列关于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操作风险与控制自评估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和控制评价两个方面内容
B.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主要有操作风险与控制自评估(RCSA)、关键风险指标(KRI)、损失数据库(LD)、
C.关键岗位人员未按规定进行轮岗或强制休假的比例就是一个关键风险指标.可反映关键岗位的风险
D.关键风险指标是指对业务活动和控制环境进行日常监控的指标体系,能够反映系统、流程、产品、人员等风险信息的变化情况
E.操作风险损失数据一般通过日常的风险报告制度、检查审计、历史损失数据收集等内部方式来累积,银行也可获取一些外部数据来弥补自身数据的不足
ABCDE
解析: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主要有:(1)操作风险与控制自评估(RCSA)。操作风险与控制自评估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和控制评价两个方面内容。(2)关键风险指标(KRI)。关键风险指标是指对业务活动和控制环境进行日常监控的指标体系,能够反映系统、流程、产品、人员等风险信息的变化情况,对于风险预警、日常监控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关键岗位人员未按规定进行轮岗或强制休假的比例就是一个关键风险指标,可反映关键岗位的风险情况。(3)损失数据库(LD)。损失数据库是在标准化的操作风险事件分类基础上,对银行已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确认和记录,并采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存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一般通过日常的风险报告制度、检查审计、历史损失数据收集等内部方式来累积,银行也可获取一些外部数据来弥补自身数据的不足。
127.公司治理组织架构的主体包括( )。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工会组织
D.监事会
E.高级管理层
ABDE
解析:公司治理组织架构的主体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简称“三会一层”)。
128.按照融资方式划分,金融工具可以分为( )。
A.混合金融工具
B.长期金融工具
C.直接融资工具
D.间接融资工具
E.短期金融工具
CD
解析:按照融资方式划分,金融工具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工具和间接融资工具。如政府、企业发行的国库券、企业债券、商业票据、公司股票都为直接融资工具;银行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装让大额存单、人寿保险单等都为间接融资工具。
129.在商业银行清算业务中,常见的清算模式有( )。
A.实时全额清算
B.净额批量清算
C.大额资金转账系统
D.小额定时清算
E.逐级清算
ABCD
解析:银行清算业务是指银行间通过账户或有关货币当地清算系统,在办理结算和支付中用以清讫双边或多边债权债务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清算模式有实时全额清算、净额批量清算、大额资金转账系统、小额定时清算。
130.我国商业银行自深化股份制改革后,在银行组织架构的发展方面着重于( )。
A.渐进式推进事业部制改革
B.建立垂直化风险管理体系
C.建设流程银行
D.以客户为中心
E.矩阵型组织架构
ABC
解析:我国商业银行自深化股份制改革后,在银行组织架构的发展方面着重于渐进式推进事业部制改革、建立垂直化风险管理体系和建设流程银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