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0-6-11 11: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业务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来宾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例如招待饭费、招待用烟茶、交通费等。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改变了以前的扣除比例,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税法规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不得扣除。
1 y9 `( q- a9 H- Q A- W中国会计社区,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论坛,会计社区! t% O) s# R+ x5 J
一、业务招待费的列支范围
4 Q, C( s3 ]0 I4 p" B& F+ n% u中国会计社区,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论坛,会计社区6 L. _% r1 T+ ^& ^" N
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不论是财务会计制度还是新旧税法都未给予准确的界定。在税务执法实践中,招待费具体范围如下:(1)N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2)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3)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4)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中国会计社区,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论坛,会计社区+ F7 U4 }& a d* V: z0 o
中国会计社区是国内最知名、最火爆的会计论坛.讨论会计实务、税务、审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行业话题。6 H/ ]7 A3 _1 P9 d5 [
税法规定。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入会议费。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会议费,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会议费证明材料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在业务招待费用核算中要按规定的科目进行归集,如果不按规定而将属于业务招待费性质的支出隐藏在其他科目中,则不允许税前扣除。
K) n, Q# R/ zbbs.canet.com.cn
: _9 v) v4 e9 Obbs.canet.com.cn 一般来讲,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应作为业务招待费,但如果礼品是纳税人自行生产或经过委托加工,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标记及宣传作用的,也可作为业务宣传费。同时,要严格区分给客户的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对此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而应直接作纳税调整。业务招待费仅限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励、企业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佣金以及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支出都不得列支招待费。
3 m% c I7 _+ ~ o C: a
2 K+ G; i# ?( K% ?6 w, K) e& C 二、业务招待费的会计处理
9 o& l" a2 |0 u/ m4 ^6 [# u Z中国会计社区是国内最知名、最火爆的会计论坛.讨论会计实务、税务、审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行业话题。) l! I _5 d% m* _' j$ W; T
会计制度对业务招待费正确的会计处理应当计人“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但这只是一般性的规定。根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实际成本原则”、“配比原则”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对如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会计制度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开办费应当在开始生产经营,取得营业收入时停止归集,并应当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人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4 P+ L% X, \. ^: M( f中国会计社区
/ D p. u/ C$ Q* A! h! abbs.canet.com.cn 三、业务招待费税务处理的扣除基数
% y3 S/ R' g: T. r- D3 Q
* L+ r. Y, {; `. F4 X中国会计社区是国内最知名、最火爆的会计论坛.讨论会计实务、税务、审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行业话题。 在纳税申报时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首先需要确定扣除的计算基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规定,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等项扣除的计算基数为申报表主表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根据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1)即销售(营业)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细表,销售(营业)收入包括:
3 B! e$ T. \4 L
" Q8 a9 ]! n% r& n中国会计社区是国内最知名、最火爆的会计论坛.讨论会计实务、税务、审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行业话题。 1.主营业务收入。(1)销售商品。(2)提供劳务。(3)让渡资产使用权。(4)建造合同。主营业务收入是扣除其他折扣以及销售退回后的净额,纳税人经营业务中发生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其他折扣及销售退回一律以净额反映在主营业务收人中。在不考虑视同销售收入的情况下,销售(营业)收入就是会计规定所确认的收入。
- [. v8 q+ \3 Q+ H中国会计社区
# _5 S9 B4 G* M$ n" `- m$ O" |5 g中国会计社区,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论坛,会计社区 2.其他业务收入。(1)材料销售收入。(2)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3)包装物出租收入。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外收入以及在资本公积金中反映的债务重组收益、接受捐赠资产、资产评估增值及根据税收规定应在当期确认的其他收入。 中国会计社区,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论坛,会计社区0 n: O/ k. M6 j1 Y) o- V. T, _
$ q) @( K w3 p) O( c. ~, H& Abbs.canet.com.cn 3.视同销售收入。视同销售收入是指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收上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主要包括:(1)自产、委托加工产品,指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材料和自产、委托加工产品的价值金额。(2)处置非货币性资产收入,指将非货币性资产用于投资、分配、捐赠、抵偿债务等方面,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的金额。 $ [) V; z/ p6 K: R6 A5 e+ P
中国会计社区9 |( D0 {! l3 F! a: ^
因此,企业计算年度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应以上述规定的销售(营业)收入即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之和为基数计算确定。对经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根据规定销售(营业)收入是纳税人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检查后的确定数,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列,不能作为计算招待费的基数。
- k; M- [1 |5 @5 E' y中国会计社区,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论坛,会计社区
2 V9 J/ k7 m2 I8 U2 z 四、业务招待费税务处理的扣除比例
3 {6 i; C& c- j4 _- _中国会计社区中国会计社区是国内最知名、最火爆的会计论坛.讨论会计实务、税务、审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行业话题。# e/ c! b: d1 _4 \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进一步明确,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也就是说,税法采用的是“两头卡”的方式。一方面,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只允许列支60%,是为了区分业务招待费中的商业招待和个人消费,通过设计一个统一的比例,将业务招待费中的个人消费部分去掉;另一方面,最高扣除额限制为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这是用来防止有些企业为不调增40%的业务招待费,采用多找餐费发票甚至假发票冲账,造成业务招待费虚高的情况。 ' ^6 d' F9 S( M' [0 m- I. w* z) p
+ E. f9 g4 B" C5 d) t
那么,企业如何既能充分使用业务招待费的限额,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调整事项呢?我们不妨设个方程式,设某企业当期销售(营业)收入为x,当期列支业务招待费为Y,按照规定,当期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金额为60%Y,同时要满足≤5‰X,由此可以推算出,在60%Y=5‰X这个点上可以同时满足企业的要求。对上式变形后得出8.3‰×X=Y,即如果当期列支的业务招待费等于销售(营业)收入的8.3‰这个临界点时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好上述政策。有了这个数据,企业在预算业务招待时可以先估算当期的销售(营业)收入,然后按8.3‰的比例大致测算出合适的业务招待费预算值。 ; a( \8 x3 V2 E) A" `* t
* \3 P0 H4 J' N7 M0 h8 x2 L中国会计社区 五、业务招待费会计与税法处理的差异
' \) @" l% C) Z# q/ }: L1 wbbs.canet.com.cnbbs.canet.com.cn* {, I' V& _' G3 X
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主要有:
, Y6 ?# }: B3 z h B* n7 p' Y3 T
1 V0 ?2 a: [8 N: C1 U (1)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会计规定可据实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税法规定要按一定比例扣除,形成的永久性差异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整。
$ \) q5 z9 N& V" n" G& }( F9 zbbs.canet.com.cn中国会计社区$ H n/ e6 x5 O2 g0 h4 i) n5 z
(2)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计入开办费。会计制度规定,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税法规定从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形成时间性差异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整。
/ T4 q4 N, C3 L; Q* l
. W6 }/ H# W4 i中国会计社区,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论坛,会计社区 (3)业务招待费的计税基数会计与税法不同,会计上允许扣除的基数是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视同销售收入、营业外收入。对纳税人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或从股份企业分回的股息等,不作为招待费税前扣除的基数。2 C% t. b( _, T9 g( f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