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60+行业真账实操,视频+实操+答疑202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课程
免费会计考试题库 花10天的工资,换10年的高薪! 2021年税务师考试课程会计通,专业的财务咨询平台
楼主: dxz4020

·精华集锦·实务中的纳税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补偿是否可以税前扣除?

  日前,我公司给3名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发放了内部退养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共3万元。请问:这3万元补偿费可否在税前全部扣除。

  河北省南皮县某公司会计 小周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给职工的一次性补偿金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1]918号)规定:企业对已达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龄或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内部退养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以及企业支付给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包括买断工龄支出)等,属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二条规定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种补偿性支出数额较大,一次性摊销对当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影响较大的,可以在以后年度均匀摊销。所以,这3万元可以扣除。






  

---------------------------------------------------------------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保险费用如何在税前扣除?

  按照《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业务问题的通知〉的通知》(京地税企[1994]172号)文件的规定:
  (1)企业向保险公司缴纳的与取得应税所得有关的财产保险等各种保险费用,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查核实,可在税前扣除。
  (2)企业向政府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缴纳的养老保险,待业(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性质的保险费用(或基金),凡缴纳比例,标准经省级税务机关认可的,可在税前扣除。





  

---------------------------------------------------------------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益性捐赠税法与会计制度处理不同?

  近日,税务机关对某家用电器公司开展纳税辅导,发现该公司2003年度分别两次通过民政部门捐赠公益款13万元,本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该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将13万元的捐赠款记入“营业外支出”,直接全额冲减企业会计利润,未进行纳税调整。税务人员指出,该项捐赠款只能抵减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超过部分应进行纳税调整,补缴企业所得税,并按有关规定处理。该公司财务人员深表不解:为什么《企业会计制度》允许全额列支,而税法却不允许呢?

  答:公益性捐赠税法与会计制度处理不同?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规定,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支出计入营业外支出。该公司财务人员的会计处理是没有错的。但是,企业账面会计利润并非就是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营业外支出也并非就可以全额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而应根据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国家为了防止企业滥用捐赠条款,转移利润,在《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六条作了限制性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同时,《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缴纳。据此,该公司对外捐赠允许扣除的限额为200万元的3%,即6万元。





  

---------------------------------------------------------------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企业差旅费扣除的问题?

  根据《关于明确企业所得税几个政策业务问题的通知》(京地税企[2000]140号)文件的规定,企业不论采取何种差旅费内部管理形式(含包干等),均必须按《征管法》要求提供出差人员的合法报销凭证,凡不能提供合法报销凭证的,不准税前扣除。





  

---------------------------------------------------------------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是否可以进行折旧处理?

  日前,浙江省龙游县国家税务局稽查人员在对该县某工业生产企业进行200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发现该企业将2002年12月份接受捐赠的原值为78万元的设备一套,并入企业现有固定资产中一并计提折旧,并在计算应税所得时扣除。稽查人员遂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了纳税调整,将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已计提的折旧额7.41万元,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责令企业限期补缴企业所得税24453元。企业财务人员表示不解,认为企业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应视同购入资产,通过生产使用后,存在着固定资产价值转移,构成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应该可以列支。
  请问: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是否可以进行折旧处理?

  对此,稽查人员向财务人员解释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24条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得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第2条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第11条规定该通知自2003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接受该项固定资产捐赠行为发生在2003年1月1日以前,且取得捐赠收益时,未支付所得税,也未发生固定资产购置成本支出。因此,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也就不存在成本的扣除,不得计提折旧。






  

---------------------------------------------------------------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商投资企业取得搬迁补偿费收入缴企业所得税吗?

  问:我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公司取得的搬迁补偿费收入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取得搬迁补偿费收入税务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3]115号)的规定,企业取得搬迁补偿费收入的税务处理分为两种情况:
  (1)凡搬迁后重新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和用途的固定资产(以下称重置固定资产)的,应将上述搬迁补偿费收入,加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冲减企业重置固定资产的原价;
  (2)凡搬迁后不再重置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和用途的固定资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应将上述搬迁补偿费收入,加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及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缴税款如何申请退还

  企业成立于2001年初,当年亏损18万元。第二年,该企业获利20万元,财务人员按33%税率缴纳了企业所得税6.6万元。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企业才发现多缴了税款。
  该企业在申请退税时,要注意了解以下三个方面:
  弥补亏损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三条和第十一条规定:应纳税额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税率为33%。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在最长5年内逐年延续弥补。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上一年度发生亏损,可用当年所得予以弥补,按弥补亏损后的所得额来确定适用税率。
  优惠税率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994年颁发的《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规定实行两档照顾性税率,即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至3万元的企业,暂减按27%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根据上述规定,该企业2002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2001年的亏损后,还剩2万元。企业应以此2万元作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18%的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3600元,多缴纳的6.24万元的税款,可依法向地税局申请退还。
  退税程序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同时,根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七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多缴税款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10日内办理退还手续;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要求退还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接到纳税人退还申请之日起30日内查实并办理退还手续。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多缴税款退税,不包括依法预缴税款形成的结算退税、出口退税和各种减免退税。退税利息按照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手续当天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按照上述规定,企业应及时向地税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申述多缴税款的原因和多缴的税款,同时提供原纳税凭证的号码、税款金额、缴库日期,书面申报地税局。地税部门经审核无误后,填发《收入退还书》,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退税手续。

摘自:中国税务报

  




  

---------------------------------------------------------------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资与内资企业税前扣除标准的不同

  问:三资企业的工资税前扣除有什么标准?与内资企业有什么不同?
  答:
  1.根据《关于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若干审批项目后续管理有关问题》(国税发[2003]127号)规定:根据税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福利费,应当报送其支付标准和所依据的文件及有关资料,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准予列支。取消上述审核后,企业在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应该同时报送其所支付的工资、福利标准和所依据的文件等有关资料备案。以后年度工资、福利费支付标准没有发生变化的,可以不再重复报送;支付标准发生变化的,应在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时将标准变化情况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企业在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应是同时附送下列资料:
  (1)年度职工在册人数;
  (2)应付工资总额;
  (3)实发工资总额;
  (4)实发福利费总额;
  (5)经董事会批准的工资、福利费支付标准的文件。
  2.内资企业工资的税前扣除标准是不用审批不用备案的,按人均扣除限额为960元。(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股权投资所得的所得处理规定

  根据《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京地税企[2000]483号)文件的规定:
  (1)企业的股权投资所得是指企业通过股权投资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金中分配取得股息性质的投资收益。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以外,其取得的投资所得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后,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
  (2)被投资企业分配给投资方企业的全部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包括被投资企业为投资方企业支付的与本身经营无关的任何费用),应全部视为被投资企业对投资方企业的分配支付额。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和债券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等。
  被投资企业向投资方分配非货币性资产,在所得税处理上应视为以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分配两项经济业务,并按规定计算财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3)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企业会计帐务中对投资采取何种方法核算,被投资企业会计帐务上实际做利润分配处理(包括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投资方企业应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
  (4)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配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除股票外,均应按有关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投资所得。企业取得的股票,按股票票面价值确定投资所得。





  

---------------------------------------------------------------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和损失的所得税的处理规定

  根据《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京地税企[2000]483号)文件的规定:
  (1)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是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被投资企业对投资方的分配支付额,如果超过被投资企业的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金而低于投资方的投资成本的,视为投资回收,应冲减投资成本;超过投资成本的部分,视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权转让所得,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2)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方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确认投资损失。
  (3)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会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站务合作|友情链接|帮助中心|会计社区 ( 京ICP备12013966号 )

GMT+8, 2025-11-27 08:32

Discuz! X3.5

萨恩课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