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6-7-4 14: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印花税法$ E9 a+ ]; o# z: u2 S( w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具有行为税性质。1 ^$ F) R& {# k
这部分内容的出题模式是独立的计算题,与流转税结合出题,与企业所得税结合出题。
4 m. i. f! S' z* M( v/ C印花税的特点:
7 H+ s: Q5 E4 `) U) \9 U" ?7 [1.印花税属于行为税。
- |) |; X3 L( V9 R 纳税人只要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发生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凭证的行为,就应缴纳印花税。
% e# R' B/ [7 s+ G2.印花税是费用税。+ H, q7 G" \8 k( n2 c
纳税人缴纳的印花税计入管理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般使用税相同)4 O& x1 P7 d; ?
本章分值在三分左右。如果独立考查计算题,可达五分。
) F; B5 E; i* X- B" U! D0 X/ {; L6 S$ D0 p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
1 c8 w) _+ v2 d- }在中国境内书立、使用、领受印花税法所列举的凭证并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没列举的不征税,与列举凭证性质相同的凭证按列举凭证征税。)6 h+ R$ B- ] W; q* C1 H5 L
上述单位和个人按照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不同,可以分别确定为立合同人、立据人、立账簿人、领受人和使用人五种。; K" M5 T3 u9 h! i
一、立合同人3 x7 U" W- V7 k2 I8 w0 N
1、所谓当事人,是指对凭证有直接权利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但不包括合同的担保人、证人、鉴定人。(选择题)7 i) j6 u! a$ K' p2 d
2、合同是合法合同。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是指具有合同效力的协议、契约、合约、单据、确认书及各种名称的凭证。. e* U Q! |0 Y* y! i0 q7 |
3、当事人的代理人有代理纳税的义务,他与纳税人负有同等的税收法律义务和责任。4 x* x7 n8 h( f- c* F" V
二、领受人
* {$ V0 J k1 q! q1 O. Q! W0 v6 c权利、许可证照的纳税人是领受人。
! p- Q: Z: a, [( C8 Y三、使用人
4 ?* K* {* F" B, }& Z8 h在国外书立、领受,但在国内使用的应税凭证,其纳税人是使用人。(与营业税中在境外转让无形资产,但在境内使用的在我国交纳营业税,税法原理是一样的。)4 \3 T8 p: n! Q1 L& A- U, I
* K+ X- H5 [, }
第二节 税目、税率
5 ]/ c3 r# _1 I' T9 Y K! s一、税目
) U, G+ Z, Z0 V掌握以下几个合同
! m* n4 S) ]9 s; U3 y, y! B3 I2 y) h(一)购销合同
0 L$ _9 C- b* [. B+ s- {! h包括加工、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贸易等合同。此外,还包括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之间订立的图书、报纸、期刊和音像制品的应税凭证,例如订购单、订数单等。7 E# ?% Q2 o& \$ y
(二)加工承揽合同(结合消费税)( s0 b; K: q$ l) m
包括加工、定做、修缮、修理、印刷、广告、测绘、测试等合同。3 ]$ K! G; C6 ]; g
(三)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 j* V5 W; } x: r5 @: A重点掌握承包合同。
8 y. |7 q, F# n; r- S(四)财产租赁合同。
# Q$ f$ [' @. ~7 ~" N! }9 m- ^包括租赁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合同,还包括企业、个人出租门店、柜台等签订的合同。
" M) d1 ?. P4 h+ g(五)货物运输合同和仓储保管合同- }9 `- z, k1 _8 _* W
如果货物运输合同和仓储合同写在一个合同中,应在合同中分明注明运输和仓储的金额。不分别注明的,则从高征税。
, k$ |& [8 e/ m% S) S$ A(六)借款合同
$ Z8 T* x( C* e, ~; H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与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合同,以及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取得银行借款的借据。
& ]) ]- J; M6 ^' J. ?1 J: A: t(七)技术合同( P1 ?. e% f! \* A" ]2 G
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1 n# X' Q( Y' p
技术转让合同,包括专利申请转让、专利实施许可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
$ h' {" k; S7 [0 d+ y7 y% u4 S注意:专利权转让按照财产转移书据来计算印花税,而专利申请权转让按照技术合同贴花。
9 h0 y1 I5 t1 N- @4 V(八)营业账簿, ^) g7 u" l* K9 d
资金类账簿是按照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的合计数的万分之五计算印花税。其他账簿每册5元钱。: G" K/ U9 z; O6 ], ~
非营业账簿不征收印花税。(选择题)
; k" B# R) [. I$ F(九)权利、许可证照
* r5 w" Z0 z! R' j2 i' Y( b包括政府部门发给的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 Q1 |' ]+ `$ y% ^' B9 d# y, f
二、税率
9 X& t* z& _$ o3 g, L: X 税率需要记忆,考题不给出。5 t/ ~% D1 l9 y" ^/ @! Q1 p/ u
1、印花税的比例税率分为4个档次,分别是0.05‰、0.3‰、0.5‰、1‰四档$ m. Y6 e# T0 c
2、教材211页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需要注意的:(见教材211页)' }7 e' I m. B6 a& X. I" l
货物运输合同: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 h9 r; ?3 C7 J+ G- j仓储保管合同:仓单、栈单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w7 g/ j$ k) M7 D y# b
借款合同: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v h1 e8 q, X S H, \( A0 z
财产保险合同: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 r3 w/ f# A1 W1 Z$ E. `5 g3 L 9 q- \" c! l: R9 F( I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r0 N, s' u6 A. \9 `8 b
一、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 g, n* ?1 G
1、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记载的购销金额。
, |+ w' j) D" R+ v2 U" N2 L2、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是加工或承揽收入的金额。7 Y- e, V$ L0 t1 K
例如: G2 Q* o% @* F, R; n3 {$ u3 u+ k
(1)委托方提供原材料6万,受托方收取3万加工费,1万辅料,双方就4万的万分之五计税贴花。& V6 D! V; l1 e) m* C
(2)如果6万的原材料、1万的辅料都是受托方提供,则应按7万乘以万分之三(按购销合同)计税贴花。3万的加工费按万分之五计税贴花。
; ~: r2 I' o( s* [(3)如果合同只是写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合同总金额10万,那就按10万的万分之五从高计税。
! ^+ [0 f' j& N- j, j8 O% G'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收取的费用。
2 h' \% `$ p4 q0 J# H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承包金额。
3 k8 D% d o' t4 C$ h) I: j: L6 E( j5、财产租赁合同的计税依据为租赁金额;经计算,税额不足1元的,按1元贴花。(注意计算题): V# ~1 A" { G" ~
6、货物运输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取得的运输费金额(即运费收入),不包括所运货物的金额、装卸费和保险费。( \ V7 c$ k6 A
7、借款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借款金额。
1 S$ n; {, Z5 \8 R7 i(1) 凡是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只以借款合同所载金额为计税依据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所载金额为计税依据计税贴花。
( B$ z* g, Z: c3 T! S9 t(2) 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为避免加重借贷双方的负担,对这类合同只以其规定的最高额为计税依据,在签订时贴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签订新合同的,不再另贴印花。
+ H) _. R, P9 h' J(3) 对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从贷款方取得一定数量抵押贷款的合同,应按借款合同贴花;在借款方因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财产转移给货款方时,应再就双方书立的产权书据,按0.5‰贴花。
9 S# ~0 T- i" n$ t(4) 对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的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应按合同所载租金总额,暂按借款合同计税。
$ g* m! \" Q& _6 o; o. Y2 l" Z+ a8、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支付(收取)的保险费,不包括所保财产的金额。
% U' j4 i$ M3 K8 d" q% \* N- W9、技术合同的计税论据为合同所载的价款、报酬或使用费。为了鼓励技术研究开发,对技术开发合同,只就合同所载的报酬金额计税,研究开发经费不作为计税依据。
- g- `& w! s D7 p10、营业账薄税目中记载资金的账薄的计税依据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实收资本,包括现金、实物、无形资产和材料物资。
- w3 c9 i; M9 A7 c8 F# m( t11、权利、许可证照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7 f7 Y9 N, P7 e
二、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 W6 W2 X8 L! W) C3 K/ A" h, p1、同一凭证,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不同税目税率,如分别记载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如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税贴花。(计算题)/ r+ U; h# Q( J4 x. t
2、有些合同,在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对这类合同,可在签订时先按定额5元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3 Q) n; e7 H, Y9 D) Y: S7 o' [
3、应税合同在签订时时纳税义务即已产生,应计算应纳税额并贴花。所以,不论合同是否兑现或是否按期兑现,均应贴花。(判断题)4 k% \1 H. B( n2 }0 g$ Y/ g: j
对已履行并贴花的合同,所载金额与合同履行后实际结算金额不一致的,只要双方未修改合同金额,一般不再办理完税手续。(计算题)
/ Y2 F8 ~0 o3 f9 Z1 ~) b4、商品购销活动中,采用以货换货方式进行商品交易签订的合同,是反映既购又销双重经济行为的合同,应看成签定了两份合同;对此,应按合同所载的购、销合计金额计税贴花。2 h/ B; Y- F& _3 ~- Z3 }
5、施工单位将自己承包的建设项目分包或者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所签订的分包或者转包合同,应按新的分包合同或转包合同所载金额计算应纳税额。
. w7 t# j3 n! {( ?5 C" J2 R9 p三、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Q/ h7 Y: u {+ [; _
应纳税额=应税凭证计税金额(或应税凭证件数)×适用税率+ \2 i# R8 [' N: p2 x
2005年试题:某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8月开业,注册资金220万元,当年发生经济活动如下:
8 ]1 x4 Y; R$ @0 u$ }; r0 S+ A(1)领受工商营业执照、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各一份;
( B/ [1 j! t, H9 J( E q$ Z(2)建账时共设8个账簿,其中资金账簿记载实收资本220万元;, u6 Q3 U# L8 W) d# D4 D' o' C
(3)签订购销合同4份,共记载金额280万元;
& x' C: U$ Y' D! J" J0 p(4)签订借款合同1份,记载金额50万元,当年取得借款利息0.8万元;1 ^7 G3 R5 W$ Y6 L
(5)广告公司签订广告制作合同1份,分别记载加工费3万元,广告公司提供的原材料7万元;
8 }2 I; E! `5 G5 c(6)签订技术服务合同1份,记载金额60万元; ~+ p( T8 Z# |) o2 t7 @
(7)签订租赁合同1份,记载租赁费金额50万元;
2 N* W' i8 v; ]" ]2 x(8)签订转让专有技术使用权合同1份,记载金额150万元。
; \2 I6 i. `: d: s% p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每问均为共计金额:# C/ ^" ?7 O) }# ?% Q. v
(1)计算领受权利许可证照应缴纳的印花税;
1 W) ]4 f0 _8 G! r7 Z(2)计算设置账簿应缴纳的印花税;: v% V9 v# H$ T+ Z7 c! g' e" S @
(3)计算签订购销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
}3 [: J1 i/ z9 C3 L(4)计算签订借款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
$ L( H0 s/ ~% ~7 }- Q8 D0 g, L(5)计算签订广告制作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
( r" i8 c- x# z2 G5 o(6)计算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
+ `! S# A. }* _# ^/ `(7)计算签订租赁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
3 X A1 g. _0 K2 V(8)计算签订专有技术使用权转让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2005年)
; X) n2 }" I; ]# ^: S答案:
- T; b+ ?0 N; b) u P(1)领受权利许可证照应缴纳的印花税:3×5=15元' }8 L; R$ `$ b5 Q7 w* _
(2)设置账簿应缴纳的印花税:7×5+2200000×0.05%=1135元, M8 b* c5 Q4 F& _% u) k$ K# b
(3)签订购销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2800000×0.03%=840元
1 [% o) I/ ^1 k, L9 h(4)签订借款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500000×0.005%=25元(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合同金额,与当年取得的利息没有关系)% J4 u$ ]3 p0 T
(5)签订广告制作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30000×0.05%+70000×0.03%=36元(加工承揽合同受托方提供原材料,如果在合同中将加工费和原材料列明的,原材料按购销合同计税,加工费按加工承揽合同计税)
9 g" ]- l4 `+ G(6)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600000×0.03%=180元
) I( i& y+ K, K! P(7)签订租赁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500000×0.1%=500元
0 Z, T* N, q/ k- {' k7 c1 ?4 {(8)签订专有技术使用权转让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1500000×0.05%=750元0 t2 F; u( Z" p3 V# z4 Z3 W s
1 S) i# a) O# L) P1 F+ v( e4 P8 u
第四节 税收优惠
: b. ^5 _4 ]. N掌握以下内容:
6 R, y, U/ M0 R* a. }9 X0 ^& `; }一、对已缴纳印花税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免税
) Y5 S- m- ?) r9 r0 K+ h: @凭证的正式签署本已按规定缴纳了印花税,其副本或者抄本对外不发生权利义务关系,只是留存备查。但以副本或者抄本视同正本使用的,则应另贴印花。(判断题) 4 l+ j3 ?# Y1 ^+ K+ q; G! V$ g
二、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税
( u, w3 n) A3 z三、对无息、贴息贷款合同免税
( A3 v! Z+ x2 J( a4 p3 l) F无息、贴息贷款合同,是指我国的各专业银行按照国家金融政策发放的无息贷款,以及由各专业银行发放并按有关规定由财政部门或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贴息的贷款项目所签订的贷款合同。
- a% z, Q- V) }% M- j0 P 一般情况下,无息、贴息贷款体现国家政策,满足特定时期的某种需要,其利息全部或者部分是由国家财政负担的,对这类合同征收印花税没有财政意义。- R; b9 n2 E6 o* R) W
四、对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签订的用于生活居住的租赁合同免税。: o+ } p" J% V) m) ^* H' L
五、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征免规定
$ z$ M8 `% z& x' V1 s% t( L K$ l% w(一)资金账簿的印花税$ R: T6 {" D( r7 D$ t
1、只要资金总量不增加,就不再计税贴花。
( V2 Q+ C+ Q$ K) R/ c# s+ l2、企业债权转股权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 u0 j: N& R* L: x: B
3、企业改制中经评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 _- l* }* j h4 `$ `9 n+ ^
4、企业其他会计科目记载的资金转为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的资金按规定贴花。
* D _5 A& D; y8 t补充:
8 W+ L' p* F7 b5 |①盈余公积转增股本补贴印花。/ w% U3 V6 O) L, |+ ], C/ d/ z
②逾期的应付未付款项补贴印花。
8 f0 B' T! h, `& P$ u2 L: l(二)各类应税合同的印花税
9 C: d9 v4 B- S' G; N企业改制前签订但尚未履行完的各类应税合同,改制后需要变更执行主体的,对仅改变执行主体、其余条款未作变动且改制前已贴花的,不再贴花。(判断题)* W8 r, G- K& X2 H4 q
(三)产权转移书据的印花税
% E3 g; Q6 t+ i! T5 h S0 F% {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
4 k( U$ C/ [+ d1 C2 t(四)股权分置试点改革转让的印花税(2006年教材新增内容)5 ?, t2 e, z# C4 B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因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而发生的股权转让,暂免征收印花税。
- m) c2 _5 E8 n8 \, I' D& [# t
: P% O1 Y- O8 O8 i第五节 纳税方法与纳税申报
7 ?. Y H, G$ A7 |9 }. x: N一、纳税方法& z, ~0 n. r: n! y2 Z# w8 ^
1、自行贴花办法(“三自”纳税办法)7 }+ ] H/ A, C+ B- j4 a
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自行购买印花税票,自行一次贴足印花税票并加以注销或划销。 : e! u, a/ x. Q! P/ P# t
对已贴花的凭证,修改后所载金额增加的,其增加部分应当补贴印花税票。凡多贴印花税票者,不得申请退税或者抵用。: p; S7 ` o! T K( S: ?$ L
2、一份凭证应纳税额超过500元的,应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专门的缴款书等。) k. V" ~2 u- [1 j
二、纳税环节3 m4 c+ S. S8 e8 t) Y$ l. B; G: L" h
如果合同是在国外签订,并且不便在国外贴花的,应在将合同带入境时办理贴花纳税手续。0 F8 [- L7 K! k% n6 {* ~3 a
% }/ V- d. d1 y0 ]. Y' p1 p/ G
第六节 征收管理和违章处罚* [) k. n: ?! w
重点掌握违章处罚
! V" O; e% R/ v/ ~% V) z7 ]+ l 自2004年1月29日起,印花税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罚:(见教材220页)8 m4 d& Q! B3 p# A4 y4 N* U" s
一、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 b: P7 K8 @6 Q" D9 G9 Z" s# P6 B. f(1)在应税凭证上未贴或少贴印花税票的或者已粘贴在应税凭证上的印花税票未注销或者未划销的; K9 v: c$ X ^: C q( G, J4 y* Y9 |
(2)已贴用的印花税票揭下重用的造成未缴或少缴印花税的;?
, O: t5 B& N+ f' `) e5 n(3)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的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少缴印花税款的。
5 z! `: e8 }3 ]& N) {0 U# Z, Y# X$ p二、纳税人违反以下规定的,由税务机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 `- [/ F8 {5 [( e(1)汇总缴纳印花税的凭证,应加注税务机关指定的汇缴戳记,编号并装订成册后,将已贴印花或者缴款书的一联粘附册后,盖章注销,保存备查。
?! E# _' w4 T7 n1 f1 U& x; P(2)纳税人对纳税凭证应妥善保存。凭证的保存期限,凡国家已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办;没有明确规定的其余凭证均应在履行完毕后保存1年。
5 \1 ]' {! X- [: |. u* V) ]三、伪造印花税票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判断题)8 c" I- f+ J) V& @. M
& @0 S9 P8 f+ n! P8 h: \本章重点掌握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税收优惠和违章处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