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60+行业真账实操,视频+实操+答疑202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课程
免费会计考试题库 花10天的工资,换10年的高薪! 2021年税务师考试课程会计通,专业的财务咨询平台
查看: 4093|回复: 11

递延所得税涉及的知识点与会计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4 12: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识点一—金融资产3 H" T" B& p; t% r3 G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上升:  q  V( q, X9 n
  借:所得税费用  Y, I3 F3 l4 _) M1 F1 d' c4 D( y- t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 h! [. r, W+ v  Z. r# x公允价值下降: 3 w4 I) j' V4 l- S$ D) A1 M: E8 Q5 t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 Z; d- ?) H1 g5 o# r
    贷:所得税费用
' u3 U0 |0 y, `  处置时转回递延所得税做相反的分录。
5 @( i2 \3 i$ m* S! T3 O( V: o6 N  提示: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能和其他三类金融资产互相转换,不涉及递延所得税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上升:
1 [; M' [$ q9 ]" Q5 K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Y  C" t7 z( ^7 c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y2 B4 m4 v$ P+ j1 c: a
公允价值下降:3 M! e  {/ P( b% Q- H( X-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h: H+ r. u2 r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R" O: z# a# }3 I- L  处置时转回递延所得税做相反的分录。& ~& R3 N' C7 p' `
  提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相应的递延所得税当时不结转。
税务处理
4 _) x6 W9 \. I. J 税法对于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不予以承认的,那么公允价值变动部分在发生当期是形成了暂时性差异的,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 j: l0 v4 G( y2 `3 i4 W
  公允价值变动部分在最终资产处置的时候得以实现,那么也是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候。本身税法遵循的仍然是历史成本法,虽然会计上引入了市场信息,但是税法仍然未做出相应改变。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2: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点二——长期股权投资
5 a9 A; F0 n( Q$ F成本法后续计量 ) d+ @' n. N% v! B! s! Q6 \/ T
  收到现金股利调整账面价值或者是确认投资收益,不存在递延所得税问题。
4 }" F; ?2 a) b. J! x' ^$ W! M  发生减值的时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 V5 o3 J; h, j2 y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x" d% @4 Y/ _1 R3 n" D    贷:所得税费用) ~/ |" Z  H' j9 j$ ?' c2 D: L  @
  减值实际发生的时候转回时结转递延所得税做相反的分录。
7 S% Q6 a6 q: y) W* D  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时候转回之前确认的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 N9 r& |* G2 e. S0 N
3 R6 h9 d1 O% V$ {
权益法后续计量
2 s7 {# `: K  d  s  按照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分额确认相应递延所得税,净利润(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8 y7 P6 m7 v; F4 J1 z+ I2 @7 j+ P3 {  借:所得税费用; x* \5 @, u5 A0 ]  W  }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 N% M% \1 L8 F6 }: ~8 K1 D( \: ^8 R2 j权益变动(上升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 r$ D! G, c6 _7 _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 S* x, C; c' L$ q+ C7 h, d! A& `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m% e  m2 T) C& j7 E5 P  i% p$ }  收到现金股利或者利润视为差异转回,递延所得税相反分录,减值和处置处理同成本法。 2 _! z: d; o& ~% u7 `

9 y# n7 D5 w. L9 D- j" }3 X- s% |税务处理8 {) J+ f8 ^. y- f2 m/ {
  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最接近历史成本原则的。税法上对于当期的股利收入如果是需要补税的,那么税法和会计处理基本一致,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B( J# `7 t* @/ F  s
  权益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差异比较明显。确认投资收益由于没有实际收到所有税法不予以确认收入。实际收到股利视为差异转回。另外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时候视为所有差异的转回。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2: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点三——投资性房地产
; V' E( r+ v4 e( X4 Y# S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法变更 / ^3 T; p2 ~1 z
  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差额调整了留存收益,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
# c: X( F; ~/ w  L. ^* D, E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 Q7 ]0 p& g1 H+ @. ~! X
    盈余公积0 A  u  ~) f! T- ?3 I/ K8 D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 t- v( a3 N"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的时候视为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或者增加;
& p) @2 U% s( f  投资性房地产最后处置的时候同时结转之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 s: I. X; N5 e0 w6 F# J - a& z$ z# H) D# v, I2 S0 L2 M. E
公允价值投资性房地产转换
" ^, @9 P! D5 Z- }. D6 Y/ w2 b  自用或者开发产品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部分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 _4 t; v$ U8 r0 ]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U. L1 w; t1 Z: O: c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 g- v; ~! |6 l  低于账面价值部分:1 U3 H* u  }. T9 \+ |8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 Y8 J8 S- n
    贷:所得税费用
! o$ B1 v; m0 e8 f  投资性房地产专为自用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调所得税费用。 * m7 l+ d0 W" C% |7 ]
! L. r+ z# p2 b' v3 `, z
税务处理
6 x: K/ d- g  _/ `& R  
( ^1 n# a& K* _" Z$ {2 X+ a0 J0 {  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也是按照历史成本法计量,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或者是转换时候确认的资本公积或者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是形成的税法的差异,因为税法上不确认为当期的收入或者损失。/ }5 N: ]! i# x4 V
  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转换的时候该项资产并没有被处置,因此一般认为之前形成的差异不结转。到资产最后处置的时候转回之前确认的差异,随同会计上确认损益的同时调整递延所得税。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2: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点四——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 I+ y" h) v' ~2 t6 L" H5 C$ K/ Z7 `2 ~
固定资产接受捐赠 ' h/ y) w0 x( b$ s8 j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在未来五年内均匀记入应纳税所得额。
3 S! _# }& E' F' i' ?接受捐赠确认营业外收入A:
( l+ k, l' l* D- |! @  C: i& y/ O  借:所得税费用 A×4/5×33%. J$ Y/ ^! I# j0 K- g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A×4/5×33%
$ I+ h& r9 y! z% f/ E8 K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8 N2 y- L6 G4 O1 y6 q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4 U0 J8 }$ M3 ?6 i- C7 }/ ^    贷:所得税费用
) N5 o% ]" ~5 i/ f& j* @  接受捐赠资产处置的时候转回之前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E# ?" p$ c2 e
- _+ N9 |' I; J7 }( }" a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 . A0 [+ y/ J  S( t8 e8 d% n  f
  按照新税法规定,计税基础=资本化研发支出×150%,也就是说税法对于资本化的研发支出的扣除与会计的扣除期间一致。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差异严格来说并不符合时间性差异的定义,因为对于税法允许50%加计扣除的部分在会计上并不做处理,因此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8 R8 G$ H: e5 m5 [  K7 C  w8 @
  比如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可以资本化支出为1000万,那么计税基础=1000×150%=1500万,对于差异500万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只要会计和税法的摊销年限一致,那么不存在时间性差异的问题。  
. d+ {0 r( r: f0 h" L: U- ~; e$ s
; E  x5 `/ F, x, z税务处理# ]+ Q/ u5 f2 |' R& Z+ i/ [/ w
  - T1 I) l- y5 L- j7 V
  固定资产接受捐赠资产的,如果是现金或者是金额不大的非货币性资产的,纳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是金额比较大的非货币性资产的,捐赠收入在五年内均匀记入到应纳税所得额。
) S: H( a! B: U: _3 V- b2 r  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由于税法上准予税前扣除,所以会计上确认为资产形成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无形资产计提摊销和发生减值的时候视为差异转回;如果无形资产处置的,要转回之前确认的暂时性差异。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2: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点五——售后回购和售后租回
9 w4 h" c& c* k4 X
0 v! R; E4 s% J; Q售后回购
: h3 e  ]% y, b. q- Q  售后回购按照售价和成本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公允价值达成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 B$ g9 V4 |$ v$ H) ]( n$ v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F) }! `) j+ F9 ?  Y
    贷:所得税费用
0 K) }! |9 I. V4 N  对于售价和回购价格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7 T! T  c" _7 S& d0 l7 Q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A# ]9 k- z. y+ E! |5 Z
    贷:所得税费用' ?+ u# J- ]) l0 l1 L/ w. i9 L
  回购的商品再次出售的时候转回之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l5 b* s/ e; \# X- H" ?: y

- I9 @; x8 ~; }* [+ i售后融资租回 9 Z2 Q3 i# ~  q4 Z
  售后租回和售后回购的处理差不多,售价和成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3 H/ P* B+ ]: s, H" x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 Z9 ]9 Z+ y0 d" e    贷:所得税费用
) \, ?* `" _/ J. I! J  R3 \  对于售价和租回价格的差额部分是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 w6 T& u+ |2 R& o8 K* q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t1 x2 B6 n& F* f
    贷:所得税费用
" b2 K- `2 E* k+ P+ o- T9 j/ e  待售后租回的产品处置的时候转回之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O; H) g6 e3 g3 ~# A  w; X

5 G1 p* U; F3 Y4 r税务处理1 o* {1 H, r+ `. C' o' X6 ^
  售后回购在税法上是作为销售和购进两个环节处理的。那么对于销售环节而言,税法上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而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因此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9 E- u- Z0 S2 r6 A' y( D( P  购进环节,税法上把回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差额确认为购进价格一部分,会计上作为了财务费用处理,因此这部分财务费用是不允许扣除的,当期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6 q- Y3 u! O; I- [3 `# i! T  O  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在回购的产品再次出售时候转回。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12: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看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2: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点六——日后事项2 w) `$ z4 ]6 e! i, z
补计减值和预计负债
  日后期间取得更准确证据表明减值数额的,那么应该补计减值或者预计负债:$ R# j6 J$ P8 v# l% i6 ^' w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g9 T* z& G' s; m1 c9 U2 f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Q: y" n5 i; w! t: x* b$ n' i  t
  如果实际发生了坏帐或者是预计负债实际支付的,那么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 {& z+ M( w, u/ g# [8 y, F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o, B7 [7 w! J3 ~7 }, S" |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 r, b$ H$ [8 R' r9 I8 L( C  如果是在汇算请教后发生的:
. P; h1 A7 ~$ t/ k" H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n0 G( p' c% r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D& N' Q% D2 R+ s6 ]" P, w
日后期间销售退回
  日后期间销售退回作为调整事项处理,如果是在汇算清缴前发生:4 E8 |9 ]. d6 k" G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0 f, p8 h9 s  W  n3 K7 I% P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 {) A1 `# y8 |% |! k! |& O7 g  如果是在汇算清缴后发生,不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调整退回当年的所得税:; q: s- [! r7 U1 F0 p' H1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Z) _: E4 M6 _" {# R1 [3 i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 f/ P, k% z/ U7 {  年底的时候转回差异:
5 |- E9 e$ J% P# S2 q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i% C+ q* u: {: b) x1 u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 [9 L1 U, w) B" l3 o, H税务处理
' P2 P( ?& n, _$ c9 V  日后事项在会计上作为调整事项处理的时候会形成暂时性差异。比如会计上对于坏帐准备和预计负债金额的调整,税法上是不承认的,因为当期不允许扣除,形成了递延所得税。
; \4 L' [  T3 @0 l  对于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日后事项,涉及到所得税调整的是报告年度所得税;如果是汇算清缴后发生的,作为发生当年的所得税调整事项,不调整报告年度应交所得税,可以通过递延所得税形式调整所得税。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2: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点七——企业合并4 n3 l9 b7 x$ U7 k& b8 {" F9 g
3 p% L# w  d. ]: g" E, c
免税非同一吸收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入帐价值是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如果是免税合并条件下,需要对于资产、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 O% `# u4 `. @$ S/ \8 Y2 p2 S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 R; a# s0 O2 E. Q2 j3 p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t3 A5 x2 W& k1 Z: g
       商誉2 t6 g; y. W! A; ~$ P3 d
  差异在资产负债计算摊销和处置时转回,商誉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由于商誉不影响企业当期损益,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税非同一吸收合并
  如果非同一控制吸收合并不符合免税条件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一致,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确认问题。& x: `% U# {5 H% r
  另外商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W6 O0 J4 }6 [
  商誉按照公允价值和合并成本的差额确认, 不需要按照免税非同一控制下按照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调整后的资产、负债的新的公允价值的分额和非同一控制吸收合并成本的差额确认了,因此也不存在商誉差异问题。
税务处理
- m1 k/ d, B, G3 V0 C( {: b6 t1 R& Z. b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的按照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入帐,如果是免税合并的,税法对于公允价值是不予以承认的,所以在确认资产当期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在资产摊销计提折旧的时候转回,最终处置资产时候转回。
. A, J, C! e' ?3 t( |  如果是应税合并的,公允价值获得税法承认,计算的摊销或者折旧允许在税前扣除,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问题。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2: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点八——会计政策变更" N8 O4 u/ b* F6 M7 `& ~

/ a' o# V/ i8 k# s# t7 z% j& {) u& N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变更
  资产负债表由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额一次性确认递延所得税:$ f6 I. h3 b: u+ W( j) w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 z$ {2 H2 p5 i+ Y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X. a' r" }& N( i. n, _  m
      盈余公积6 M, p8 A. W2 H: I, j6 A$ o# {7 M* o: v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J: \, o0 d* ^. @# n
    盈余公积
, Q6 Y3 l% K" c) t5 u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般会计政策变更
  一般情况的会计政策变更调整的是期初留存收益,那么对于留存收益的调整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 m! V: j# r1 ?$ D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K) E6 f" S/ j1 o1 o. o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_' ~5 r0 D1 O) l$ ~      盈余公积
7 v' z/ Y: E# r8 z8 M; F  Y  W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f/ w3 [6 C! L# w4 c    盈余公积
0 s& h6 {* `: J& t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 D( T' B5 j, L  Q6 q/ v税务处理/ @1 l' P9 H- _& _9 T1 c' o7 A. N
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调整期初留存收益,那么涉及到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0 p- O* w% V7 G  税法的处理一直是没有变化的,会计上政策变更带来了对于费用和收入的确认差异问题,最终导致了和税法的处理差异,形成暂时性差异。
) H7 S6 h7 Q& P1 A1 Q  对于所得税费用计算方法变更的要根据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差额一次性确认递延所得税。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12: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计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会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站务合作|友情链接|帮助中心|会计社区 ( 京ICP备12013966号 )

GMT+8, 2025-11-28 13:49

Discuz! X3.5

萨恩课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