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18 11: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0例 企业的会计账户怎样分类
每一个会计账户都有其自己的经济性质、用途和结构,都是从某个方面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具体对象的变动,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虽然,这些账户都是各自反映了各自所代表的会计对象的变动情况,但它们之间绝对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联系的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账户系统。为了在会计核算中更好的运用账户,有必要弄清楚会计账户究竟是怎样分类的。在认识会计账户的特征前提下,找出它们的共性,探讨账户之间的联系,弄清楚各账户在账务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摸清各账户的规律,便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的运用会计账户。
会计账户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最主要的是按照账户的经济内容和账户的用途、结构分类两种。
10.1 按经济内容分类
按照经济内容来分类,账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经济内容也就是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具体内容的不同。我们将经济内容可以根据六大会计要素来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众所周知,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实现的利润除了分配给股东的部分要流出企业外,提取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最终还是属于所有者的权益,所以,将“本年利润”、“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三个账户可以并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所有会计账户就可以划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和成本费用类五大类账户。
下面我们一个个账户来进行分析。
1.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的账户是为了反映企业资产的变动和结存情况,按资产的流动性,又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有“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待摊费用”、“库存商品”等账户。
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有“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账户。
2.负债类账户
负债类的账户是为了反映企业负债的变动和结存情况,按负债的流动性,又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预提费用”、“应交税金”等账户。
反映非流动负债的账户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劵”等账户。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为了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和结存情况,按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原始投入资本即“实收资本”,二是股东投资收益账户,如“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等账户。
4.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的账户是为了反映企业收入的变动和结余情况,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账户。
5.成本费用类账户
成本费用类的账户是为了反映企业所发生的一切成本及费用的变动和结余情况,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成本类、费用类和支出类。
成本类的账户有“材料采购”、“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
费用类的账户有“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
支出类的账户有“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账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