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审计》考试题型、题量及分数分析
+ u- o- a8 T0 \) s1 b, f7 _. p7 T, w: }8 X0 E( l$ L+ g$ R
在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中,《审计》可以说是学习难度最大的一门课,其原因有二:一是审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内容较为枯燥,比较抽象,难以掌握;二是审计实务需要会计、经济法、税法甚至财务管理等内容为基础,尤其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48个审计准则、一个基本会计准则和38个具体会计准则,随之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发生巨大变化,考生会感到异常困难。但是《审计》科目历年考试的题型一直比较稳定,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三类客观题,简答题和综合题两类主观题。4 X5 h6 I6 {6 g, m. k5 l9 ?

+ E: c/ ]2 E; N4 C8 e3 ^8 _) |5 t5 Y$ N$ x% W: u
从上述列表可见,虽然考试的题型一直比较稳定,但客观题分数有递减趋势;相反,主观题则有所上升,主要是主观题更能考核考生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考生应注意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应注意单一知识点的学习,还应对审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审计实务等内容融会贯通,在夯实审计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审计实务灵活应用,使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 o5 L$ s5 ~% B- b$ [+ ]
1 _- p" C: U+ O& c w二、教材内容划分
! X# m7 _- ] @8 K( R: ^: u
I7 s g9 p7 ]: K d) ](一)按教材内容结构划分
( H: _; o2 b5 T* K3 Z9 i7 U2007年审计教材共22章,充分体现了新颁布实施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内容。全书可分为四大部分:5 r* a$ ]3 o% H; Y, \1 B) Q" c
1.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知识(第1~5章);
5 e' x/ x9 ]/ u5 Z9 \' E7 ?+ l9 {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第6~12章);; f# s. X5 i) Z5 `# Z: d
3.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第13~20章);
2 P \% ~: l5 H4 D4.审阅、其他鉴证业务及相关服务业务(第21~22章)。
% a' m/ l4 G$ A(二)按教材内容重要程度划分. t+ \. V* ], b! `: x/ s9 Y( j
1.一般章节。一般章节主要是指配合教材结构的完整性而编制的内容,如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和第二十二章的在考试中所占分值较低。8 V' _; |. `# T# A
2.比较重要的章节。比较重要的章节是指整个学科中涉及基础知识的章节,难度不大的部分。如第三章、第四章、第十六章和第二十一章,在考试中多以客观题为主,偶尔也会出现简答题形式。
" o. K7 z1 q- y% T2 C3.重要章节。重要章节是指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是审计学科的精华所在,同时在考试中多以综合的形式出现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如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至第十六和第二十章。( A! A% J/ q7 A. B" b9 g5 V4 ]: P
4.非常重要的章节。非常重要的章节主要是指在考试中非常容易涉及到的部分,而且难度较大,多以简答题和综合题出现。如第九章、第十章、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
) W! b/ U3 \+ s2 M5 M
/ V% d8 P' J; u7 j8 q' ]$ |) ^三、2007年教材变化概述! R4 |5 N. L$ Z( Y
) e* J. S0 |2 Y O2 _! Z由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审计准则,因此,2007年教材变化很大,详细变动如下表: 1 M) D+ K- x% W( H: C+ e" ?, n: o

; @5 o7 S4 C& e6 u0 L# I+ r0 ~ x0 m5 o* o l7 _9 b4 h

2 G( _; v- L( p! i( U8 J $ U# j( M' n- K- X
}# }; W% }' D% T7 X) H$ R
d. b7 w( A! e) \$ E, b
; |: y+ `5 M! n2 n5 u
6 Y" [* F) F x1 {5 E+ f5 I

1 n) U9 y+ B# G/ i# y& Z2 A ' V0 ?3 V% m }9 w( {4 i

# C( Z4 `3 Q% H) n. `4 _2 `. `2 h) H% T) x
四、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
3 N8 u: j% H# p" n" ]7 U1 X. U6 c/ ~4 F5 p) X5 p1 E
(一)学习方法
! y- |4 \" y! U1.抓住审计脉络,反复精读教材。许多考生在学习审计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抓住审计的主要脉络,很多人是看不进去书,即使认真看了,合上书时也普遍有一种感觉“跟没看一样,找不到感觉”。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审计的主要脉络。在审计基本理论中,有一条主线特别重要。考生务必注意,“被审单位认定——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制订审计计划——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收集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工作底稿——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撰写审计报告”。这一审计脉络,贯穿于整个审计基本理论之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读教材,才能缕出思路,有所收获。在审计实务中,教材是以交易循环为划分章节的标准,在每一个交易循环审计中,又分别讲述各交易循环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性测试和相关的实质性测试。在上述基本思路的基础上考生可以先粗略阅读一遍教材,随后可以跟随老师认真、系统、全面地听一遍课程,并认真研读教材,甚至将教材精髓整理成为笔记,以便反复强化。1 J- R- V2 i# d2 Y
2.突出审计准则变化内容,重点掌握审计基本理论。由于2006年新出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将在我们的教材中充分体现,审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相关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部分内容将成为考试的重点,因此,考生必须重点掌握。由于风险导向审计已成为新内容的核心,在审计过程的每一环节几乎都存在风险,都需要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控制,概括为计划风险、证据风险和报告风险。而风险导向审计就是以这三种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着力点所进行的审计。取证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计划风险主要包括选择客户的风险、配备审计人员的风险和签订业务约定书的风险。在期中期末阶段,取证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成为该阶段的一大特点。取证过程的第二个环节:证据风险包括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取证过程的第三个环节为报告风险,完成审计阶段的重要工作有检查或有事项和期后事项,评价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通过对审计阶段的风险的认识与有意识的控制,可以使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3 o/ d6 t1 A5 D1 Z" G" K- W, E
3.结合会计准则变动内容,学习审计实务。由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原来旧的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有着本质的变化,因此审计实务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考生不仅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应掌握新会计内容,凡是与会计报表相关的新会计处理和披露变化内容,一定要掌握,只有学习时把审计与会计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学会审计。否则,考生学习的审计便是空中楼阁。
p( c7 G* V$ s( Z0 @, g5 u4.结合目前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教材中不论是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是审计实务,应该说讲得还是比较理论化,考生应该利用审计的理论知识,结合目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即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 F: |$ ~6 E5 ?7 J5.认真研究以前年度考题,明确学习思路。虽然2007年审计教材内容与以前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有必要认真研究以前年度考题,明确审计考试出题思路,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O4 A+ D! B# e- R$ R# T; I
6.把握审计内容本质,适当进行练习。审计课程学习与会计及财务管理有着较大的区别,不必进行大量练习,只需要在掌握审计本质内容基础上进行适当练习即可,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不可采用题海战术。
% p' w( Z4 H3 T' l- N: w6 `(二)考试技巧
) S3 F: v1 D7 d# p$ r% P$ a1 l要想考试成绩提高,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下面结合审计学科的特点提请考生注意:
6 _' X7 I9 D2 ~% g# F1.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分派时间。考生在拿到试卷后,应把整份试卷先粗看一下,注意题型、题量和主观题的分值,然后确定主攻题目。主攻题目一般是那些分值较高,较有把握答对的题目,切忌在一些分值低、把握不大的题目上耗费过多的时间。3 Y" Y* Z% Y$ }3 P$ y# n
2.要善于捕捉主要信息。目前审计的考题,即便是单选、多选或是判断,往往也是小综合,综合了相关理论和实务、审计和会计的相关内容,而且考试题目往往设计许多“陷阱”,致使考生在阅读时如入云雾之中,浪费时间,增大考生心理压力,因此,考生在阅读题目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浮躁;要细心捕捉主要信息,分辨考点,排除干扰,有的放矢,沉着应战。
! ]. O$ S9 l- ~( G4 Y+ d, r/ @. ^3.答题要简洁,突出要点。对于主观题,阅卷老师往往根据要点或关键词语给分,考生对于所要回答的问题,不要认为写得越多越好,只要把要点或关键词语写出来,就可能既得高分,又能节省考试时间。% o, l7 [. O/ w0 O7 B7 r4 } ]
最后,本书编者预祝全国考生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 |
|